第二百三十二章 佐官(1 / 2)

第233章佐官

一段時間的忙碌,把張溪忙的豬腦子搖成了雞腦子.感覺腦子越來越小,不夠用了。

這段時間又是整頓鹽務,又是跟世家之間交涉的,憋的張溪實在忍不住了,寫信給諸葛亮,進行了一番控訴。

別的郡,佐官一大堆,好多事情都可以扔給屬下去做,憑什麼到了自己這兒,就變成了自己一個人處理所有的事情了?!

我的郡丞呢?督郵呢?功曹呢?主簿呢?!

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我一個人來處理吧?!

很快,諸葛亮給張溪回了一封信,表達了對張溪的譴責和鄙視之情。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忙著呢,別來煩,自己解決。

張溪收到回信後楞了好一會兒,然後腦子才轉過筋來。

大漢實行的是二元君主製,郡守這個級別的官吏,是可以給自己征辟幕僚,擔任一郡佐官的。

當然,如果按照慣例,郡丞或者長史的職位,是必須要上級任命的,不可能讓一郡太守徹底掌控一郡實權,總要有個能製衡的人。

但現在是亂世,郡丞或者長史的職位,隻要太守上報,成都的劉備同意就可以了,也不一定非要讓劉備親自任命。

隔壁的巴西太守張飛就是那麼幹的。

這也是諸葛亮回信抱怨的原因——這不是他該管的事兒,張溪忙,那是張溪自己造成的,跟他無關。

張溪頓時無語的默默鼻子,開始琢磨著,從哪兒去拉人來充當巴東郡的佐官。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拉攏本地世家豪族,把一些佐官的位置交給這些家族出身的人。

這年月,世家把控著知識所有權和解釋權,寒門能出人才的幾率都很低,更別說百姓了。

能管理州郡的人才,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偶爾有些寒門出身的人,跟世家大族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前段時間,張溪又是整治糧草虧空,又是整頓鹽務,雖然世家們都沒有太激烈的對抗,但你要說他們一點不滿都沒有,那也不可能。

而在這個時代,徹底得罪世家豪強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兒去。

所以,張溪思索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拿出一部分州郡佐官的職位出來,安撫一下巴東郡的世家豪族們。

隻是,得看是什麼職位。

郡丞這個職位,是一郡太守的副手,如果太守出征在外,那麼郡丞就要擔負起太守的職責,也需要幫助太守處理一些必要的公務雖然看似重要,但說到底,副手就是副手。

隻要張溪這個郡守還留在巴東郡,這個郡丞就沒啥用處,而張溪如果領兵離開巴東郡去征戰,留下的郡丞也沒有軍權,隻有處理政務的權利,也不用擔心郡丞會在張溪離開期間圖謀不軌。

而且郡丞這個職位算是高官,俸祿和社會地位都不低,將來升職必然是一郡太守,發展潛力很大,拿來收買世家人心顯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其他的幕僚麼

功曹掌人事,這個不能給世家,否則一郡之中就全是世家的人了。

主簿掌文書,這個可以給,反正隻是秘書工作,最後的決策拍板還得是張溪自己來

督郵掌軍務監察,這個也不能給世家,軍權肯定要抓牢了,督查這種職位,更是不能交給不放心的人。

至於更下級的“掾”“史”,“書佐”級別的官員,倒是可以交給本地世家,他們都是地頭蛇,這種基層的活,不通過他們也很難推行到位。

基層官吏的重要性,張溪不是不知道,但在這個時代,必須通過世家豪族來執行,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沒能擺脫地方豪強的約束,更何況現在是漢末時期,地方宗族豪強勢力最鼎盛的時候。

張溪也知道這樣做的壞處,但沒辦法,曆代帝王將相都沒有能徹底改變的事兒,靠他一個人去做,實在是太為難他了。

隻能順應這個時代的做事方式,對世家既要打擊,不能讓他們太過壓榨百姓,欺瞞官府,又要注意交好他們,一旦他們不配合你工作,你再好的政令,也出不了太守府。

所以嘛,張溪在郡治魚腹縣,再次召集了本地豪族世家的代表們,向他們傳達了要征辟一郡佐官的事情。

世家大族們立刻眉開眼笑的表示積極配合,推薦族中優秀子弟入仕同時,心裏的一塊石頭也放下了。

前段時間張溪的所作所為,確實讓世家大族們提心吊膽的。

張溪的做派,不管是糧倉的事兒,還是圍山剿匪恢複鹽務的事兒,給世家大族的感覺,那就是張溪根本沒把本地世家放在眼裏,就是一個依仗兵權胡作非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