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2 / 2)

再加上張溪之前的襄樊之戰,是給關羽打下手的,在巴東郡領兵對抗夏侯淵,在外人眼裏也是給張飛打下手的,感覺這個人從軍十年了,居然還是當副手,也就是欺負欺負南邊的土著能單獨領兵......這種人能強到哪兒去?!

至於漢中太守魏延,雖然官職不小,但現在曹魏基本都知道,魏延能當漢中太守,不是因為他多強,而是因為他是劉備的心腹,這個人是劉備的部曲將出身。

再加上之前也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如果不是突然的當上漢中太守,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劉備集團還有這麼一號人。

至於什麼句扶,張翼,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非要胡扯什麼萬夫不當之勇?!

這年頭的萬夫不當之勇是不是有點太不值錢了?!

趙昂現在算是看明白了,一個沒有多少單獨領兵經驗的主將,帶著三個無名下將,本身還是偏師......偏師一般都是用來嚇唬人,做疑兵計的,士卒戰鬥力能強到哪兒去?!

這哪裏是什麼強敵啊,根本就是行走的軍功。

真不是趙昂傻缺,實在是這年代的信息傳播存在信息差,再加上......你把張溪這班人馬的組合放到大部分曹魏將軍麵前,也會得出跟趙昂相似的結論。

如果不是開了後世的“天眼”,站在這個時代來看,誰會覺得魏延,張翼,句扶算名將?!

曆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曹魏眼裏也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北伐,但在曹魏看來,諸葛亮依然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這種人帶兵欺負一下南中的土鱉還行,北上找涼州人對決,那就是找死來的。

至於魏延,陳式,高翔,馬謖,廖化,鄧芝......誰能把這些人當成一盤菜?!

所以,當趙雲領兵出褒斜道的時候,曹真想都沒想的認為這才是蜀軍北伐的主力,立刻帶兵去死磕了。

現在放到張溪等人身上,其實也一樣......沒看到張飛,趙雲,馬超等人,你張溪領軍,那撐死就是一個疑兵的偏師而已,手下還沒有大將,這不是現成的戰功是什麼?!

你別說,趙昂現在都有些心動了,他已經完全忘了,其實還有個更加穩妥的中計可以選擇的。

這是明擺著的功勞啊,如果讓這三人搶到了,以後趙家在天水郡,可就要麵對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所以,趙昂也想搶一下這個功勞......讓自己拿走這個功勞,總好過讓其他三家拿走。

因此,趙昂咳嗽了一下,引起大家的注意後,說道,“若用上計,出城作戰者非同小可......趙某當親自領兵出城,薑郡丞駐防冀縣既可。”

首先得把這個功勞從薑家手裏排除。

薑家本身就是天水郡第一大族,這幾年經過打壓,這才讓趙家,楊家等人慢慢追上......這要是再讓薑家人立功了,那天水郡還得回到原來的格局上。

至於自己嘛......出城作戰這種十拿九穩的功勞,還是自己來的好。

但很顯然,其他人“並不樂意”。

“刺史此言差矣!”薑敘“急切”的說道,“趙刺史乃守城主將,豈能輕易犯險?!此等微末之事,交於末將既可!”

梁緒一聽這話,頓時也“不滿”的說道,“薑郡丞之言有理,隻是薑郡丞亦身負重任,此等之事,交由末將便可。”

尹賞也適時的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道,“諸將相爭,恐傷和氣......不如由末將出征,諸位將軍安坐城中,豈不妙哉?!”

“呸,此等大事,豈是汝輩所能承擔?!”薑敘聞言,對著尹賞就是一口噴,然後才拱手對趙昂說道,“趙刺史明鑒,此事雖不難,然非智勇之將不得勝任,還請刺史派末將前往?!”

“偏汝有能,我等皆無能耶?!”梁緒也站出來了,對著趙昂說道,“末將與蜀賊有過交戰經驗,此事還請交給末將。”

尹賞聞言,又想說什麼,可趙昂聽不下去了。

一揮手,阻斷了三人繼續爭吵,大聲嗬斥道,“好了,此事,本刺史隻有主張!”

趙昂說完,不管三人現在的態度,直接說道,“軍中之事,不可造次,一切皆有我來定奪。尹主簿即刻前往軍中,挑選兩千精銳,今晚隨本刺史出城埋伏。薑敘,明日汝與梁從事領兵三千,堅守城池,阻擋蜀賊攻城,不得有誤。待來日,我等共同破敵,同立戰功......若再有爭吵,軍法從事!!!”

三人頓時閉口不言,諾諾而退。

但內心嘛......嗬嗬,趙昂莽夫,中計矣!

。您提供大神黑風洞的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