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攻(2 / 2)

至於正麵的吳懿可能遇到的包圍圈,張溪也隨時握著五千人的預備隊,打算隨時投入戰鬥,不管是加強吳懿方向的進攻,還是去把吳懿接應出來,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現在,就看戰場形勢的發展了。

到了這個地步,張郃終於不再擺爛了......再擺爛就徹底戰敗了。

張郃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事,穩坐中軍帳,居中調度,先指揮中軍全力抵擋劉備軍三路的攻勢,同時又收攏曹軍撤退下來的士卒,命令他們繞道去後軍,在後軍重新組織陣型,形成預備隊,在需要的時候重新投入戰場,穩住陣線。

給張溪也看的一愣一愣的......這個張郃,居然真的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僅僅依靠一己之力的調度就穩住了防線,沒有給劉備的三路進攻大軍任何可乘之機。

不得不說,張郃真不愧是天下名將。

張溪看看眼前有些僵持不下的局勢,再看看張郃後軍即將完成集結的大部分潰兵,稍微思考了一下,做出了決斷。

投入手上的五千預備隊。

事實上,這時候張溪投入預備隊,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加強吳懿的正麵強攻,爭取讓吳懿突入中軍,直取張郃。

隻要能逼得張郃後撤,那麼曹軍在略陽的防線就會土崩瓦解,再要重整陣線,就不太可能了。

另一個,是作為迎接斷後部隊,接應吳懿軍撤退。

現在後撤,劉備軍的損失並不大,倒是曹軍在一開始的潰散中損失頗大,不管是陣亡的,還是潰散逃亡的士卒都不在少數,劉備軍已經算是獲勝了,這時候收兵也不虧。

張溪這個人吧,說好聽點是小心謹慎,說不好聽點就是有點疑神疑鬼......張溪選擇了第二種,派出預備隊負責斷後,同時下令全軍後撤,撤回防線重新據守。

因為張溪總覺得吧,就算讓吳懿領軍真的闖到張郃麵前,以張郃的武藝和作戰指揮風格,你也不見得能正麵擊敗張郃。

萬一張郃還有什麼後手,或者說張郃正麵擊敗了吳懿的前軍,把吳懿重新趕出來的話......那時候張溪手裏可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使用了,再下令撤退,反而可能會麵臨張郃的反殺。

所以,張溪覺得,保險起見,還是見好就收為好。

隻是張溪這麼做,不僅讓吳懿等己方將軍有所不滿,連張郃都暗自鬆了口氣。

吳懿等己方將軍是覺得,自己這邊隻要稍微加把勁,應該就能突破曹軍的中軍防線,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就能徹底擊破魏軍,甚至生擒張郃也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退兵,吳懿等人當然不甘心,眼見到手的大功就這麼飛走了。

至於張郃嘛......張郃是真心鬆了一口氣。

張郃真的沒有什麼後手了,如果吳懿真的突進中軍帳,那麼張郃能做的,大概就是親自帶兵衝殺,擋住吳懿,給後軍集結拖延時間,勝負隻在五五之間而已。

萬幸張溪選擇了退兵,並沒有強攻,這樣張郃還有機會收攏剩下的士卒,把損失降到最低。

但即使如此,這一天的出戰,曹軍傷亡也高達兩千餘人,已經算是非常大的損失了。

張郃也不由的感慨,後生果然可畏,稍不留意,就容易釀成大禍......還好自己應對得當,否則防線一旦崩潰,就不是兩千餘人的傷亡能擋住的了。

雖然張郃這麼想,覺得自己做的還行,但貌似曹仁並不這麼想......在曹仁看來,張郃指揮的略陽一線守軍簡直打的跟狗屎一樣。

前期遲遲不進兵,貽誤戰機,後期雖然進兵卻指揮不利,導致士卒損失慘重......曹仁沒當場治罪,都算是看在張郃是曹魏老臣的份上了。

再加上渭水遲遲不化凍,從渭水沿岸運送糧草到上邽的難度又不小,曹軍的後勤壓力越來越大......曹仁真的有點撐不下去了。

因此,曹仁不放心之下,派出了親弟弟曹洪,前往略陽一線,取代張郃成為略眼一線的進攻指揮官,把張郃降為曹洪的副將。

這下好了,張郃徹底開擺了。

。您提供大神黑風洞的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