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閑著容易出事兒(1 / 2)

漢章武元年十一月,諸葛亮送別了前來成都出使的諸葛瑾和呂範,同時派出鄧芝作為使者前往江東答禮。

諸葛瑾是頂著祝賀劉備繼皇帝位的名義來出使的,那麼不管私底下雙方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也不管劉備是不是承認孫權的皇帝位,他都必須派出使者答禮。

至於這個使者答禮是去跟孫權達成協議,還是去臭罵孫權一頓,都可以,但使者必須要派。

這就是這年代的禮儀。

而鄧芝,顯然是知道了自己出使的真正目的,這次去江東,鄧芝的目的不僅僅是去跟孫權達成協議,同時也要在不惹江東人懷疑的情況下,對劉巴的經濟戰做出前期鋪墊。

這方麵,其實最合適的人不是鄧芝,應該是費禕......前幾年費禕出使江東去推廣紙張的時候,可是結交了不少的江東世家的,尤其是跟吳中張家的家主張溫,兩人可以說是莫逆之交。

但費禕的那次出使,雖然得到了江東世家乃至孫權的高度評價,也引起了孫權對費禕的提防,生怕費禕跟江東世家們勾連,所以這次如果再派費禕去出使,萬一引來孫權的猜忌,反而不好。

所以諸葛亮派出了鄧芝作為使者,同時也告訴鄧芝,路過荊州的時候可以去拜訪一下費禕,通過費禕引薦去溝通一下江東世家。

畢竟這種互市的事兒,最積極的人不會是孫權,反而是這些江東世家。

有這些江東世家們推動互市的話,孫權應該也不會反對,而隻要互市的事情定下來,那麼接下來的經濟戰前期鋪墊,很容易就能展開了。

畢竟劉巴這個計策毒就毒在,沒發動前,你真的會認為,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的。

為此,諸葛亮這段時間一直拉著鄧芝在府內商議,交代鄧芝注意事項,生怕露餡。

而鄧芝這個人,不僅能上陣打仗,腦子也極其靈活,諸葛亮一說目的,他大概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就這樣,在章武元年的十一月,劉備親自送別了以諸葛瑾為首的使團,同時派出鄧芝為使,前往江東答禮。

而這個時候,兵部尚書張溪,正在戶部衙門內,跟劉巴一起對著一堆文件皺眉傷腦筋呢。

這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堂堂兵部尚書,不在兵部衙門呆著,卻跑到戶部衙門跟戶部尚書一起批閱公文,實在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怪就怪張溪嘴賤,說了不該說的話。

本來張溪就是沒事兒日常來戶部催錢的,但來的次數多了,劉巴看張溪這麼閑,非常的不滿,索性就讓張溪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事情要做,並且威脅張溪,這些事情不做完的話,兵部的錢一分沒有。

本來劉巴也就是說說氣話,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而已。

但張溪可能是真的閑出屁事兒來了,居然真的拿起劉巴案桌上的文件看了一會兒,然後半嘲笑的說,就這麼點事兒,至於忙這麼久?!

當時給劉巴氣的......行,有本事你來!

有一說一,劉巴和張溪以往的關係,其實不算太好。

劉巴這人清高,當年連劉備都看不起,更比說張溪這種寒門出身的人了。

而張溪呢,因為曆史上劉巴這人對可愛的三爺不敬,而張溪早期投靠劉備的時候,跟張飛的關係是最好的,所以也有點看不上這個劉巴,覺得這人不過是在裝腔作勢,沽名釣譽而已。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磨合,互相之間多少有些了解了,也對對方的能力有了認可。

劉巴認可張溪在領兵作戰方麵的才能,而張溪也看到了劉巴主持劉備集團經濟工作的成果。

但也僅此而已。

劉巴依然把張溪算作粗鄙武夫的行列,而張溪也依然對劉巴有不太好的印象。

這一切,一直到前幾天,劉巴提出了他的經濟戰計策,張溪和劉巴之間的關係,才算有了徹底的改善。

劉巴是專搞經濟的,他的實際操作經驗非常的豐富,但他大部分隻知道該這麼做,卻不太說得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而張溪雖然不是什麼經濟學專家,但上輩子好歹見過漂亮國是怎麼做的,對這種經濟戰的認知,好歹比法正和龐統要強一些。

所以在製定經濟戰的過程中,劉巴的想法隻要一提出來,最能引起共鳴的人就是張溪,而張溪還能時不時的幫助劉巴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劉巴的思路更加清晰,對經濟戰的操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實話實說,這一點,連諸葛亮都做不到。

諸葛亮是全才,但你要讓諸葛亮跟劉巴講經濟,那劉巴真的能壓諸葛亮一頭,更別說跟劉巴互相理解對方的想法,啟發劉巴的思路了。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張溪和劉巴的關係慢慢的升溫,彼此正式認可了對方的能力。

但這次,張溪沒事兒來就來催錢,劉巴當時心裏就有點不平衡了。

這貨明明有那個能力,卻偏偏這麼閑著沒事兒幹......不行,不能讓自己在這邊累死累活,這貨卻這麼悠哉悠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