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比較寬厚的軍令了。
但.此軍令,對王平是很有吸引力,但對那些隻剩下六百多人的無當飛軍士卒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啊。
那些士卒,已經沒有多少出戰的決心和意誌了。
然後魏延表示——沒有出戰的決心和意誌,那就給他們找一個嘛。
比如說——隻要出戰,不管生死功過,全軍六百餘人,全部免稅賦及各種徭役十年。
按照諸葛亮和張溪在南中製定的規矩,隻要參加了無當飛軍,那麼田地肯定是會分到的,無當飛軍的家屬也會直接入漢籍,成為漢人這是優待。
一般的從軍夷人,那也得有功才能入籍,普通夷人,那必須勞作到一定年數,繳納一定的賦稅,才會被允許入籍。
不過入籍歸入籍,賦稅還得交,徭役還是要承擔的,這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對百姓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一旦免稅免徭役的話,確實可以激起這剩下的六百多士卒努力一把,為家人過上好日子而博一次。
而且,就隻有六百多人的十年免賦稅徭役而已,對占據荊州,益州,涼州三州之地的季漢集團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得了的負擔。
這點上,魏延比柳隱有概念的多,畢竟魏延是從底層出來的,知道百姓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像柳隱那樣一出手就是百頃良田的,那是世家子弟特有的大手大腳。
甚至這點事兒,魏延都不需要去跟別人請示,隻需要在戰功表上附錄一句,劉備可能連想都不用想,直接就批了。
但這個條件,確實是能激起剩下六百無當飛軍的作戰欲望。
不管什麼年頭,給誰打工拚命都不如給自己打工拚命這是常理。
既然作戰任務也不算苛刻,獎勵又如此雄厚.拚一把,不管活不活的下來,家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那就幹唄。
無當飛軍的士氣,再次被激勵了起來,但王平並沒有立刻領兵出城,魏延也沒有著急的把這六百人的無當飛軍派出去。
以這種方式激勵起來的士氣,機會隻有一次,魏延和王平必須把握好機會,在最合適的時機派出去,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而這個時機,不需要魏延等太久。
就在郭淮圍攻眉縣的第八天下午,在眉縣的西南方向,出現了一支不少於三千人的軍隊,正在快速的逼近郭淮所在的營寨。
而這個時候的郭淮,也沒有坐以待斃,同樣再次派出了文欽,領兵五千,前往截擊這支部隊。
然後郭淮剩下的三萬大軍,開始動了。
拔寨起營,全軍往眉縣以東,開始行軍。
於此同時,眉縣北門的曹真,也放棄了對北門的攻打,也開始拔寨起營,像眉縣東門移動。
很顯然,這是兩軍要彙合的跡象。
此時的魏延,多少是有些猶豫的。
西南方向的漢軍,人數隻有三千,這點數量,根本不能證明,這來的就是大漢主力的先鋒部隊。
而且現在這支部隊離的眉縣還有三四裏地的距離,魏延也看不清領兵將領的旗號,更看不清領軍將領是誰,因此魏延根本不敢大意。
萬一這是郭淮給自己做的局,自己貿然領兵出戰策應,反而會中計。
因此,魏延一邊調兵增援東門防禦,自己親赴眉縣東門鎮守,另一方麵讓王平趕緊帶兵從眉縣西門而出。
讓王平在這個時候出兵,並不是要讓王平帶著無當飛軍去配合西南方向的漢軍前後夾擊魏軍,而是讓王平去襲擾郭淮的主力部隊後翼。
目標就一個——盡一切可能,燒毀郭淮軍團的後翼糧草,或者拖延郭淮軍團的進軍速度。
總之,就是爭取時間,讓魏延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判定,西南方向來的軍隊,到底是不是自家大軍主力。
另外,也是不能讓郭淮這麼順利的完成移營,跟曹真徹底彙合。
當然,魏延也同樣告訴王平,如果戰事不順,遇到伏擊,那王平不要戀戰,也不用回城,可以直接遁入附近山林,繞道去尋找漢軍主力,跟漢軍主力彙合,通報如今眉縣戰況。
言下之意,就是即使王平遇險,魏延也不可能出城去接應他們,他們的生死,完全在他們自己的掌控之下。
帶著這樣的使命,王平率領六百無當飛軍,再次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