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間計(2 / 2)

這麼一來的話,隻能往怎麼坑掉司馬懿,把司馬懿調任其他地方的方向上,好好的想想了。

這事兒吧,反正在諸葛亮想來,也不是那麼的容易。

根據情報顯示,這個司馬懿,是曹丕臨駕崩前,指定留給曹叡輔政的托孤大臣之一。

其他三個托孤大臣,分別是曹真,夏侯尚,陳群。

順帶一提,這個人選,跟張溪知道的,稍微有所不同本來曹丕的四大托孤重臣裏,是沒有夏侯尚的,原本的人選應該是曹休。

但這個時空,曹休實在是太讓曹丕失望了,不僅不聽調度,而且事後還鬧跟自己鬧脾氣,托病呆在汝南,就是不願意回洛陽。

這樣的人,曹丕怎麼可能還選擇他為托孤重臣呢。

就選擇了自己的心腹好基友夏侯尚為托孤大臣。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影響了。

曹丕選擇了這四個人為托孤大臣,其實也未必沒有互相製衡的意思——四個人,兩個是曹魏宗親,兩個是世家代表。

但不管他們怎麼內部製衡吧,對外方麵,四大托孤大臣並沒有什麼嫌隙,看上去還是挺和睦的,而且正好兩個在外鎮守,兩個留守洛陽。

想要離間曹魏皇帝和一個托孤大臣之間的關係,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但張溪覺得吧,這事兒未必沒有可能。

就因為一點——曹叡其實跟曹丕的關係,說不上太好。

這個事兒吧,還真的不需要“動用”張溪的特殊情報網,其實諸葛亮也知道。

當年曹丕廢了甄宓的皇後位,立郭夫人為皇後的事情,天下傳的是沸沸揚揚的。

真的,都不需要去刻意搜集情報,那些靠譜的,不靠譜的傳言或者情報,諸葛亮自己這裏都收到了不少。

不管曹丕到底為什麼殺了甄宓,還讓她“口中塞糠”下葬.曹叡終究是甄宓的親生兒子,而且那年,曹叡已經十幾歲了,完全記得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曹丕父子的關係,自那以後,就一直不太和睦的樣子這些事兒,在洛陽和鄴城都有情報傳遞過來證實,大概率是出不了錯的。

因此,曹叡對他老爹留下來的托孤大臣,到底有幾分好感,還真的說不好。

再一個,曹叡這個人,腦子比他爹要清醒的多,雖然是年少繼位,但是在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曹叡繼位第二年,剛剛穩定了朝政的曹叡,就下過一封詔書,斥責了曹魏朝廷中流行的“浮華”現象。

這就是曆史上“浮華案”的起因。

所謂的“浮華”現象,就是指一些人仗著父兄在朝身居高位,本身沒有什麼才能,卻依然能民間世家吹捧,被中正舉薦,推薦到朝廷為官。

說白了,這就是九品中正製在使用過程中,弊端開始呈現的結果。

曆史上,曹叡從繼位開始,就對這種“浮華”現象很不滿,但礙於他剛剛繼位,威信不立,不敢直接對世家大族動手一直忍到了青龍元年,才借著董昭上書的機會,掀起“浮華案”,對世家大族下手。

當然,如今才是太和三年,距離青龍元年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呢,曹叡如今也才剛剛穩定朝政,外部環境也很不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跟世家翻臉的。

但是,曹丕當年留下的隱患,因為自己短命最終沒能根除,而曹叡,政治智商一點都不比自己的老爹差,顯然,他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局。

最後能不能成的事兒,誰也不知道,但當時諸葛亮接到這封情報的時候,可是擔憂了很久。

從這一手,諸葛亮就能看得出來,曹叡也是一個目光長遠的主君,未必比他父親曹丕好對付。

但現在,反過來再看這一手的話,其實也給了諸葛亮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別的不說,司馬懿,可是河東世家出身,而且吧,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曹魏的名聲,真的是一點都不弱。

要知道,如今的司馬師和司馬昭,一個0歲,一個才17歲。

這個年紀,雖然也可以說是到了出仕的年紀了,但在官場來說,也不過是“黃口小兒”級別的人,他們就算真的有大才,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吹捧?!

在世家大族看來,這不過是互相之間抬轎子,互相吹噓的事情,但在同樣是少年君主的曹叡眼裏,真的能看司馬懿順眼?!

同樣是世家大族出身,同樣是托孤大臣,陳群的兒子陳泰,為什麼就沒有你司馬家兩兄弟的名聲高?!

曹叡既然本身就有針對世家大族的想法,隻不過礙於形勢不好發作,而司馬懿又是世家出身,並且主掌一地軍政大權.曹叡真的能放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