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大魏曆史(1 / 2)

在大魏,軍中裝備是怎樣的呢?

那首先就要從大魏曆史以及國境出發,來確定軍事裝備的目的了。

所有的軍備,那都是為了能更好地進行戰爭而準備的。

形式及功能多樣的軍隊裝備和作戰工具,是戰場上用於殺傷敵人和破壞敵方作戰,以及防護自身不受敵方殺傷而製造出來的。

大魏之前乃金國。

金國末年,皇帝昏庸,喜驕奢,好淫逸,在三年大旱之際還大興土木,引得天下民不聊生,百姓紛紛揭竿起義。

朝廷派遣軍隊鎮壓,然金末朝廷正值奸臣當道,專權弄政。在鎮壓之後,皇權旁落,朝廷權威日漸衰弱,中央與地方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多處地方勢力割據一方,形成群雄割據之勢。

大魏開國皇帝魏太祖就是群雄之一。

魏家以鹽起家,而鹽有多重要,又有多值錢,那估計是個現代人都知道的。

鹽的利潤非常高。

在現代,因為工業化降低了成本,薄利多銷都能銷出幾乎高於成本價四倍的價錢!

而在古代,沒有工業化,被降低的成本都是從人工那邊來的。

而人工在古代算什麼?

那跟騾子、驢、馬沒區別,乃人畜,是主家私產,給點吃的就行,完全不需要發工資的!

世間鹽分三等,一等是非皇室及世家權貴用不起的五色鹽,每斤價七千三十四文;二等是普通人用的青鹽,每斤價八十一文;三等就是百姓常用的岩鹽,世人常說毒鹽,斤價三十文。

三種價格,其中差距那是天差地別。

而鹽的經營權在前金根本就沒被朝廷掌握在手裏,鹽地大多被各地方豪奢掌握,亂世時更是導致鹽地被爭相搶奪。

而魏家靠著鹽崛起稱霸的開始,就是魏太祖趁著局勢混亂,悄咪咪地攬地收人。

別的勢力在試探摩擦的時候,有錢的魏太祖在收人;別的勢力打得熱火朝天時,魏太祖照樣在收人,還免費醫治傷者,慰勞幸存者;別的勢力開始燒殺搶掠並殺掉那些敢於反抗的民眾時,魏太祖的仁善之名已經聲名遠揚,引得一大批有誌之士投靠,並借助禮賢下士、大方慈愛的影響在整個中原地區發展壯大了!

魏鈺當初讀這段魏史的時候,對他們魏家的老祖宗那是相當佩服。

還知道“猥瑣發育別浪”的原則,該苟就苟,該撒錢就撒錢,該彎腰就彎腰,積攢原始資本壯大自身的同時還不忘培養名聲!

這樣的主公,在如今這個不把百姓當人看的時代多珍貴啊?

那珍稀簡直比國寶還要稀罕!

而也正是因為切切實實感受過鹽的重要性,所以後來大魏建國後,那是嚴令禁止販賣私鹽的,抓到就直接下獄流放。

是大魏結束了混亂的末代金庭,將中原地區完成了統一,但大魏的初期,卻是麵臨著比較緊迫與複雜的外部環境的。

那時不止有大梁,南邊還有兩個叫齊、薑的小國,疆域的西北方更是有不少的敵對國家與勢力,主要是個各種擅長騎馬射箭的遊牧民族。

為了能更好地抵禦擅長騎兵作戰的敵軍與保護自己的士兵,大魏軍隊士兵配備了一種類比長槍名叫陌刀的兵器,並組成了精銳的步兵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