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多少錢,重鑄軍備耗資多少?
不好意思,魏鈺是真不知道。
不止魏鈺自己不知道,可以說這個問題,在場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也許有知道物價、算學好的人可以估計一個大概,但對於一個不掌家管錢的人來說,他們是完全不知道一個國家的運轉,戶部在這中間需要調整多少的。
上到各部各司日常開銷,下到各州城田賦關稅賑災,隻有眾人想不到的,就沒有戶部不去處理的。
重鑄軍備一事之大,由戶、兵、工三部管理是可以做到有條不紊地運轉,但是!
還是那個問題。
錢呢?
錢從哪兒來啊!
做軍備需不需要原材料?需要,各種材料都要,這些材料費哪兒來?
做軍備需不需要給工匠給錢?需要,上上下下各種參與其中的人都要發工錢,這些工錢又從哪兒來?
做軍備過程中需不需要運輸費?需要,材料運來,軍備運走都需要,而這些運輸費還是從哪兒來啊?!
家國大義,明文道理齊惕守都懂。
可是作為戶部尚書,國庫的看守者,他每每看著國庫那點子的零星銅板就是痛心疾首啊。
沒錢!沒錢!!沒錢!!!
重要的事說三遍,國庫就是沒錢!
別張口閉口的找他要錢,他沒有!!!
當然,有也不會給。
有的東西能用就用,別淨整那些冤枉錢。
-
冷不丁被問起,魏鈺一下子又成了朝堂上的焦點。
他對其他人的目光視而不見,淡定起身,麵向齊惕守,坦然否認。
“齊大人問得好,這個問題,本王不知。”
原本還有所期待的八皇子:……
齊惕守吸了口氣,“既然殿下不知軍備消耗賬目,那不若就讓臣來告知殿下吧!”
他微昂首,眉眼低垂,言語卻是鏗鏘有力,字正腔圓。
“大魏軍隊總共六十多萬,臣不言他,獨舉京都三萬羽林軍!羽林三萬,有戰、輔之分。輔兵不提,其中精兵一萬,內有騎兵兩千,刀盾一千,長槍兩千……”
“騎兵一人配長矛、腰刀、鎧甲,馬鞍,其中打造長矛需三兩,腰刀二兩,鎧甲五兩,馬鞍五兩,戰馬還需更換蹄鐵約二兩……騎兵兩千總計花費約四萬兩……橫刀價約十兩,矛價約十兩,盾價約三十五兩……精兵一萬總計花費約七十萬兩!”
“隻羽林三萬,重鑄軍備便需整整將近七十四萬兩!”
齊惕守麵色沉重,情至深處更是直接抬頭看向魏皇,言語真摯,哀切誠懇。
“陛下,臣如今所言,不過是從以往軍備支出推測所得。七十四萬兩,不過一個虛數,其中還多有遺漏,真要重鑄,銀錢恐遠不止於此啊!”
三萬羽林軍就需要七十四萬兩,那駐紮在邊境那邊的軍隊,兵種更多,所需軍備更甚,若真要重鑄,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戶部是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錢。
齊惕守這番話一出,原先就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如今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
“陛下,臣以為,軍備重鑄若無要緊,還是暫緩此事為好……”
“陛下,臣亦認為齊大人所言甚是……”
“陛下……”
站出來的人愈發多了。
而這樣將耗資明擺出來的情況,就連宇文治和杜興也不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