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文的瓶裝白鹽在濟郡殺瘋了。
短短半月,在各地一經上架,幾乎都是不出五天,瓶裝白鹽就被附近百姓一搶而空!
鹽是好鹽,食用味道比毒鹽好了不少,而且相較於人們慣性認為的高檔白鹽來說,這白鹽猶如白菜價一般便宜。
當然,最主要的是官府它買鹽送瓶子啊!
從沒見過的透明瓶子,好看又新奇,聽人說本來還是什麼西岐貴族專用,大魏從前沒有,但卻被他們九皇子給弄了出來……
如此新鮮物件,要不弄一個回來放家裏撐撐場麵都算落伍了!
東西要經過對比才會顯得珍貴。
因為五色鹽的高昂價格,襯托出瓶裝白鹽的廉價,加之玻璃瓶的新奇和自身帶著的趣味故事,即便三百文對一般百姓而言依舊很貴,但不少人還是會因為貪便宜、虛榮等心理,願意咬咬牙買上一個。
瓶裝鹽的事就像是病毒一樣,在濟郡飛快地傳播開來。
因著十分搶手的緣故,幾乎每個人碰麵後都會問一聲“你買白鹽了嗎”。
請人到家中吃飯、品嚐白鹽這事還是奢侈了,大多數搶到白鹽的百姓,都隻是向旁人炫耀自家有玻璃瓶,專門擺家裏用來做什麼什麼的。
現在的濟郡,若誰家中沒個玻璃瓶,那還真就不好跟人聊天!
魏鈺最開始準備的一萬個玻璃瓶,就在這種情況下瞬間空了。
索性窯廠都在,玻璃瓶還會繼續有,趁著他爹那邊還沒將白鹽弄出來,然後在全國售賣,魏鈺還能繼續賣他的瓶裝鹽賺點小成本。
賣完第一批鹽,整合起來也就三千兩而已。
魏鈺按照之前就定好的計劃,賺了錢後,暫時抽出了兩千兩,用以買白糖原料和工具,都準備齊全後,便開始安排人提糖。
而提糖的過程中,他的瓶裝鹽還在繼續賣。
畢竟大客戶還在整理收集中,魏鈺就盼著能抓到大客戶給他辦事了。
-
魏鈺在濟郡忙得熱火朝天時,京都那邊,白鹽的事卻將朝臣們惹得涕淚連連。
這是欣慰感動的,不是被魏皇給罵哭的。
從岩鹽中提取白鹽的事,是由魏鈺寫信給他爹,然後他爹抽了個時間在朝堂上告知了眾人。
跟一開始看到信時的震驚激動不同,朝堂上的魏皇很淡定。
他淡定地宣布了岩鹽能變成白鹽的消息,淡定的說了濟郡如今正在售賣新白鹽的事,淡定地看著眾臣子們百態叢生的表情,淡定得很符合他高高在上的君主形象!
也就一直伺候他的李成公公知道,這都是陛下的表象。
丞相是個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條了。
雖然他從二皇子及冠之後,就開始考慮起了從龍之功,想搏一搏,為公孫家的後代子孫掙個好前景,這看起來是不忠誠奸猾了些,但也並不妨礙在不損害他利益的情況下,丞相也有個想百姓好的心啊!
公孫泰激動的情緒難得上臉,他站出來,詢問魏皇。
“陛下,將岩鹽變成白鹽,此舉於天下乃大功一件,想到此法的人定有大才!不知此人是何人,陛下當重重賞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