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有很多的中小型世家進項都依賴於白糖。
畢竟白糖從前被宜州壟斷,有著這麼一個大優勢在,那些宜州的中小世家根本就不會選擇去幹別的營生。
他們隻需要攬地收人,種柘,製糖,然後每年就能收獲大批的財富。
就因為所有的宜州世族都有相同利益在,所以他們才會死守著糖方不肯泄漏,定製高昂糖價獲取不菲利潤。
但現在大家坐著收錢的局麵卻幹不成了。
因為朝廷出手了。
朝廷這一出手,就是直接將宜州的高價糖焊死在閣樓上,除非他們降價,不然根本就不會有百姓買賬!
不降價就意味著沒錢,沒錢就意味著生活質量下降,生活質量下降了那還怎麼維係一個世家的門麵?!
當世家沒有偶像包袱的?
他們有!
一個個包袱比誰都重,為了維係世家門麵,每個世家子弟的吃穿用度,屋舍出行那都是金玉堆砌出來的!
這些要沒有銀子打點那根本就是扯淡!
一個普通的世家,一日花費得用千兩來計算,一月最少便是三萬,這要是沒錢進項,那些依賴白糖為生的中小型世家,很多都得直接泯滅破產。
但大世家卻不一樣。
能成為大世家的,門下產業肯定不止一處,他們深諳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道理,譬如四大門閥,但白糖於他們而言也是至關重要,沒了白糖這一進項,對四家而言也是要傷筋動骨的。
有心慌的人問:“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難道真要降價,降到跟官府一個價?”
他們賣的白糖要比米價貴十四、五倍,而官府定的價格,卻是要比他們定的價格便宜近一半!
官府都如此定價了,更別提那些買了糖方的商戶,為了能賣的多點,一個個定價隻會比官府更低!
哪怕定的是最低糖價,走個薄利多銷的路子,商戶們都能大賺特賺!
若非膠州那邊如此,他們也不至於才一月,家家入項都慘不忍睹。
有的人膽子小,有的人膽子卻大。
一想到要如此憋屈得被朝廷強迫降價,就有人嚷嚷著搞事。
“官府簡直欺人太甚!我們糖賣的好好的,他朝廷憑什麼斷我們財路!既然他們不仁,我們幹脆也不往其他州賣糖就是!去大梁,去北胡,我倒要看看,區區一個膠州,能有多少糖供大魏百姓用!”
覺得憋屈惱恨的不在少數,他們大多都是主要營生是白糖的小世家家主,個個都覺得朝廷此舉無疑是在挖他們祖墳,逼他們去死。
“說得對!朝廷賣糖的時候獨獨忽略了宜州,不就是防著我們,想要來個生米煮成熟飯,強逼我們降價嗎?我們偏不降!白糖也不往大魏走了,直接賣去大梁!”
“說的有理,我這回去就叫人把其他地方的鋪子都關了,把糖給運回來!嗬,不買我們的糖,那我也不稀得賣他們!”
“……”
底下吵吵鬧鬧,坐在上麵的四大家主卻相互對視了眼,都沒出聲。
有人瞧到他們神色不佳,都沒動靜,尤其是孫家家主眉頭緊蹙時,不由出聲詢問。
“孫家主,眼下情形,你們四位可有何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