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功德碑(1 / 2)

魏鈺來五福城已經有七八天了。

這幾天,他都住在客棧裏。

客棧是乙十三精心挑選過的,整個縣城最氣派的客棧。

客棧的沈掌櫃跟縣城裏很多的店鋪老板都關係匪淺,尤其是縣城中的糧鋪掌櫃,他倆是親戚。

在入五福城前,魏鈺將其他人都安排了三十公裏外的隴縣附近。

為什麼不是五福縣外,純粹是因為隴縣外有塊兒十分寬敞的地,很適合幾百人安營紮寨。

大部隊留在隴縣引人耳目,魏鈺自己則是帶了三十人來了五福縣。

而在來到五福縣的第一天,魏鈺還沒進城就發現了有人在驅趕流民,禁止他們踏入五福縣的邊界。

雖然那些人穿的都是尋常服飾,但是官是匪還是民,他們身上的那股氣質還是很好分辨的。

反正魏鈺一眼就瞧出了那些人都是喬裝打扮後的官兵。

未經官員令,官兵肯定是不會擅自驅逐災民的。

而這水患之後,當地官員不想著安頓災民也就罷,居然還把人往外趕?

要說這不是因為官員早就聽說了賑災的事後,因而采取的掩耳盜鈴的手段,那魏鈺肯定是不信的。

五福縣此舉是為了什麼?

估計就是為了應付還沒到來的他。

畢竟他之前一路過來,行事可沒有遮掩過。

隻要他來了後沒在五福縣瞧見災民,那安頓災民的事就不會落在當地官員頭上,沒有安頓災民的事,也就不會暴露更多的錯漏……總之,五福縣的縣令大概就是打著直接解決暴露源頭的主意。

好在幸運的是,這一切魏鈺都看到了。

而就因為五福縣令的這一手提前預備,也讓魏鈺意識到,各地的地方官員可能已經勾連在一起了。

這種預感甚至都不需要他親自驗證。

因為魏鈺在五福縣逛了幾天,打探了幾天消息,他就親自看到了當地官府連續更換了幾天的告示。

告示是說朝廷賑災的隊伍,不止有他三哥在哪兒勘災安撫百姓,還有他自己在哪兒剿匪整頓流民的……

瞧著是向百姓彰顯了朝廷賑災隊伍的盡心盡責對吧?也許後麵的九賢王過來後,一看縣城這麼安穩,告示內容這麼公正,說不得還會表揚縣令大人的負責呢……

啊呸!

告示一天換一個,這要不是做賊心虛,早就暗中派人盯死了他和他三哥,哪就至於更換得及時了?

說這五福縣令長了腦子,魏鈺都覺得是在誇他了!

表麵功夫也不知道做的周全些!

縣令的事也就不說了,反正地方官員什麼德性,魏鈺心中已經都有數,過後再去搜集證據清算就是了。

而他現在最關鍵的,是他在隴縣的大部隊啊!

那麼多人,一天天都是要吃飯的啊。

所以在包下沈掌櫃的客棧後第二天,魏鈺就找沈掌櫃要了一萬斤糧。

真金白銀花錢買的。

沒坑沒騙,畢竟出門的時候魏鈺自己帶夠了錢不止,他四哥還給了他一盒銀票好嗎!

當然了。

因為水患,黑心商是如何將糧食漲價起來,讓魏鈺花了一大筆冤枉錢這事,他可都是記在了小本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