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魏鈺帶著白非魚去了報社辦公點。
想要辦報社,怎麼可能沒有一個辦公點呢?
因著是官辦,朝廷批了銀子,皇城內沒了合適的地方建報社,所以五皇子在內城直接買了個不錯的府邸,收拾收拾成了報社辦公點。
取名字那日魏鈺還知道呢,他爹和五哥懶得取,把這事都推給了他,魏鈺轉頭直接就取了個光明報社的名兒……
他爹那時雖然略有嫌棄,但也沒說不好,於是府邸牌匾就掛了光明報社四個大字。
光明報社開在內城西市那邊,整個府邸占地麵積不小,之前也是個四品官的私人府邸,不過是因為人家調任出京,所以這府邸才空了出來。
住在附近的人也都知道,他們都是眼睜睜瞧著這府上牌匾更換的。
之前的某某府也就算了,那樣至少識字的人一瞧就懂什麼意思,可是這後麵掛上的“光明報社”?
不好意思,周圍人是真看不懂啥意思。
四個字分開都認識,合一起就不知所雲了。
特別這府換人後,白日裏大門從來都不關,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還全是些官兒!
別問為什麼知道,問就是他們看到了好幾次穿著官服的人進去。
官員聚集,還大門敞開不避諱,這哪怕是再有見識的百姓,那也是頭回瞧著。
這有人好奇就會有人打聽,有人打聽就總能找到些蛛絲馬跡。
況且報社一事又不是什麼朝廷秘辛,很多官員府中都有人知道這事,再經過報社周遭百姓的稍微一擴散,這光明報社的事就不再是秘密了。
雖說還沒正式發行報紙,但說句實話,如今整個京都想一睹報紙真麵目的人是真不少!
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
因著不知道報社什麼時候才會正式發行,所以每日都有好事者盯著大門口,想看看今日又有哪些官兒過來。
一想到報紙內容都是這些官老爺絞盡腦汁想的,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花點兒銀子就能看到,不少好事者那可謂是心情極度愉悅。
有人翹腿坐在附近的茶鋪凳子上,悠哉望著周圍愣神,冷不丁就瞧見一輛寬敞精致的馬車駛了過來,最後停在光明報社的大門前。
那馬車,那前後騎馬護送的人……一瞧見來者架勢,茶鋪的人就打了個激靈,腿立刻放下來了。
不簡單!
這回來報社的人不簡單啊!
他在這附近看了這麼久,真就沒瞧見過哪個官兒還有這排場的!
就連之前瞧著的五端王也沒這架勢啊。
馬車停靠,騎馬護送的人紛紛下馬,前頭的人在掀簾子搬凳子,準備讓馬車裏的貴人下來。
茶鋪裏喝茶的人見狀紛紛伸直了脖子,都想看看來者何人。
然後他們就瞧見馬車裏出來了一位瘦弱的……公子哥兒?
有人狐疑地皺起了眉。
不像,這出來的不太像是哪家公子啊!誰家公子穿的衣裳如今簡陋的?玉帶腰飾啥都沒有,跟排場不符!
疑惑才起,那瘦弱少年郎已經下了馬車,而後馬車裏又出來了一位。m.gΟиЪ.ōΓG
而這位嘛,一出麵茶鋪裏的人眉頭就鬆了,連連點頭。
頭戴玉冠,象牙白團花外袍,廣袖如雲,玉帶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