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農學人,農學魂(1 / 2)

暫時說說也沒事,魏鈺相信他爹是個有誌向的好皇帝,日後有錢了肯定會修城牆的!

所以催就不催了,他把這事記掛在心裏,日後曉得搶錢就好……

修路的事一說開,魏鈺立刻就去研究院搖人了。

正巧,西流子造完大炮後,一直都沒有找到下一個目標任務。

他最近正對著一堆手稿發愁,愁自己接下來該做啥,是該繼續往軍工方麵深造呢,還是跟師弟們一樣往日用品方麵淺造作一下呢?

沒定下主意。

西流子自己沒想好,但架不住魏鈺來勢洶洶,他一來就抓著西流子說起了水泥的事兒。

沒辦法,研究院那麼多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兒要做,就西流子一個人沒事兒幹,這不讓魏鈺把他抓壯丁還能抓誰?

所幸西流子本人也是個無所謂的,魏鈺說做什麼就做什麼。

他不管水泥能有多大用,反正殿下說這玩意兒好,說這東西能修路建房架大橋,於國有利,那他就做!

不就是讓他一下下試驗出最好的水泥嗎?

材料、大致步驟都給他寫出來了,他隻要自己想辦法試出配比就成了。

西流子是個認真搞研究的,魏鈺將事情交給他一點都不擔心。

研究院的事一切順利,魏鈺不驚訝於研究院,但莊上的另一邊情況卻著實讓他驚訝了。

因為他發現莊上居然有人在搞稻種研究!

不是之前魏鈺帶回來的朱家爺孫,而是後來該入農學的紈絝——祁峰!

農學人,農學魂,入了農學的坑就再也爬不出農學的墳。

祁峰這人,魏鈺之前並沒有多接觸,他隻記得對方還算是個踏實刻苦的,從畜牧業改行入農業後並沒有身為公子哥兒挑剔的毛病,反而還十分勤奮地跟著朱老爺子學如何種地。

朱老爺子不識字,看不懂魏鈺給的那些生物書、農學書的內容,哪怕後來朱良入了學堂,能念給朱老爺子聽,但有些東西到底不是光念就能懂,還要反複琢磨,反複記錄才可以的。

朱老爺子不行,但祁峰可以。

祁峰在地裏親自忙了一年,人都曬黑精壯了不少。

他從前是不懂任何糧食市價的紈絝公子,但如今卻知道了粟米斤價幾何,大豆一鬥能賣價多少,高粱糧鋪一石叫賣多少……

祁峰犁過地,播過種,插過秧,施過肥,摘過秋收的果實……他知道勞作有多辛苦,春耕能將手掌磨破皮,夏日能曬到頭暈,秋收能累得直不起腰,冬日還要思索如何肥沃田地,而這中間每日都要擔憂雷雨蟲災。

而就是這樣的日日艱辛,最後秋收得到的回報又是什麼呢?

祁峰親自走訪過京都城外的各片田地。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他第一個去的就是南郊。

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南郊的地多貧瘠,俱是百姓所耕種之地。

他去的那日豔陽高照,酷日當頭,他坐在馬車裏,一路看到的農田不少,但在地裏幹活的人不多,且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和孩子。

那地裏莊稼稀稀拉拉的,有些遭了蟲害,都不需要下馬車湊近看,打眼一瞧就知道根本沒多少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