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全是賢王的(1 / 2)

京都又又炸鍋了。

這次炸鍋範圍挺廣的,不止京都內,還有京都外的,主要集中在儋州以及膠州,而這都是報紙覆蓋之地。

這些地方炸鍋不為別的,純粹是因為百姓們看了報紙,知道了一件大事啊!

——從前商盟裏賣出來的各種好物,居然全是賢王門下造的!

這消息可不得了,眾多百姓聽了,震驚之餘都歎難怪如此。

畢竟如今朝廷雖說辦了官方商盟,但到底時間短暫,提起商盟,誰人不下意識以為是在說濟郡賢王所辦的那個?

萬事不關注的,都能知道商盟是賢王最開始辦的,他們對商盟印象好,也就下意識的對賢王印象好。

本來就好了,如今又知道商盟裏賣出來的那些好物也與賢王有關,那這將好事名頭冠在賢王頭上不是理所當然的嘛?有什麼好稀奇的?

也就那些稍微了解過,誤以為東西都歸屬於恭王的人,才會感到天崩地裂。

怎麼會是賢王呢?

如何能是賢王呢?

賢王你怎麼就是這樣式兒的呢!

大家都以為東西是從四殿下那兒出來的了,巴結的都巴結了,奉承的都奉承了,自以為好處都拿到手了,結果你轉頭來個昭告天下,告訴這些東西其實不是恭王而是你賢王的?!

遭雷劈啊。

膠州百姓看了報紙都還好說,畢竟他們對賢王的印象一直都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裏,可儋州就不同了啊。

京都就在儋州,儋州一直都要比其他州離權貴更近,了解到的權貴八卦更多。

外人不了解恭王和賢王是怎樣一個人,但是儋州百姓了解啊!

或是看報紙知道的,或是從旁人口中聽說的,在曉得如今生活中那些必不可少的好物都歸功於賢王後,那真是下巴都要驚掉了。

沒開始走經商一道前的恭王就不說了,總之都是跟一般的王子皇孫沒啥兩樣,但自從恭王開始經商後,那後麵辦的事,誰人提起不說一句恭王是財神爺啊。

而賢王?

算了,不好說。

-

京都城內,各大小酒館攤販內,俱是人在拿著報紙聚眾閑聊。

“這賢王辦的研究院可真厲害,怎麼能造出這麼多的好東西?”

“從前我還納悶兒,這玻璃明明是賢王造的,怎的後麵眼鏡反而是恭王給出來的,感情是因著自家兄弟不分你我啊。”

“你們說這研究院到底是個什麼地兒,如何會這般多的奇技淫巧?連天雷水泥也在其中。”

“什麼天雷,你別聽些不著調的胡說,那叫火藥,報紙上都寫了!”

“說來咱們如今能有今日,還真是全靠賢王殿下啊,我家中好多物件,若非賢王,還真就沒有呢。”

“怪道皇帝要立賢王為太子,這麼好個兒子,是我我也立。”

“你可少吹牛了,就你家那兒子,還跟賢王比?我呸。”

“……”

二樓包間處,聽著外麵各種閑雜談論的二皇子和七皇子正在相坐品茶。

兩人坐這兒已經挺長時間了。

來了後沒幹別的,光坐著聽外麵的人說報紙上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