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當初大魏百姓知道銀行、交易所的反應一樣,從大梁而來的眾人知道後也差不多,甚至還要更加震驚。
國家銀行!
天哪,從來隻聞大世家會開錢莊做生意的,壓根就沒想過居然會有朝廷開錢莊,不收百姓銀子,還倒給百姓利錢的。
如此好事,怎的不落在他們大梁?!
還未入京都,一群人便在儋州邊界小城,聽人說銀行一事就聽得入了迷。
有的人若有所思,在盤算此事於大魏會有多大利處,有的人兩眼發亮,掏出紙筆唰唰記下所有,而那些錢在宜州消費多但卻還有點餘錢的,已經在考慮自己能不能將錢存進銀行了。
柳文州聽得表情都木了。
賢王。
又是賢王。
搞出那麼多幺蛾子後,這賢王居然趁他不在又搞出了這麼個大家夥!
柳文州捂著腦瓜子很惆悵。
這人與人的差距就如此之大嗎?
為何賢王能想出這麼多稀奇古怪又利國利民的點子?他就沒有靈感枯竭的時候嗎?!
因著如今隻有京都有銀行,所以想要親眼見識銀行的眾人激動表示要立刻去西京。
柳文州也想,所以次日一早他便帶著隊伍去了。
曆時兩天,商隊終於到了京都城外。
城門口來往的人很多,很多都是馱著貨物的商隊。
柳文州原本還在想自己一行人是否會顯眼,見此情形也是立刻放寬了心。
而等他們入了城,柳文州還來不及找地方安置,便聽到有報童賣報的吆喝聲。
“賣報賣報,今日研究新報,兩文錢一份……”
聽到是今日研究新報,坐馬車裏的柳文州立刻叫人去買了一份。
而身後的大梁人見狀,也是紛紛買了份。
商隊上百人,都圍著報童要買報,這於按賣報數量得到分成的報童而言是門大生意。
八九歲的孩子喜笑顏開,衣衫襤褸,唯有雙手幹淨,小心收錢遞報,態度誠懇。
“您的報,請拿好……多謝您,您拿好……”
有年長者在一旁見狀,不由感歎,“賣報輕鬆,適合小兒,能讓小兒有掙錢養活自己的能力,這官府當真有心了。”
柳文州拿到報紙後就看了起來。
他現在是對研究二字異常敏感,聽到這兩個字就要想到賢王是否又在作妖。
果然,看清楚報紙內容後的柳文州驚了。
“研究院要招人?!”
-
研究院要招人,是真的。
但不是隨意招的,別的不說,至少得識字。
如今因為銀行一事,國庫有錢了,除了修路造船外,魏鈺最先幹的就是開學堂搞教育一事。
但教育普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不在一開始引起太大反應,魏鈺用了研究院做幌子。
如今大魏還有誰不知道研究院的事呢?
從研究院出來的各種好物,早已落實到了百姓生活之中,連生活奢侈的世家都離不開這些東西,想讓他們否認研究院的存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大家都知道研究院的重要性,從前也有人想過混進去,得到些好處,可是因著莊子外麵禁軍把守,戒備森嚴,賢王又是默認的儲君人選,沒人敢舞到對方麵前,因此也就隻能看著“寶山”而望洋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