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鈺前些日子忽悠左院判幹了一件大事。
他如今就在儺郡,因著醫學報的事,怕左院判一個人忙不過來,魏鈺前段時間就過來了。
反正京都也沒啥必須要他做的大事,就算有,他爹也能夠頂著,但眼下的醫學院不能沒有他啊!
至少眼下的人民醫館都建成了,但要沒有青黴素這一大神器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是的,魏鈺讓左院判開始提煉青黴素了。
“院長啊,你骨骼清奇,乃世間少有的醫學奇才,如今整個大魏誰人不知道你成學年成院長的大名啊,就憑你這響當當的醫學大家之名,我覺得這本《青黴素提煉大法》非你莫屬。”
青黴素提起,穿越必幹的事,魏鈺拖到如今才做已經是很晚了。
他拍拍院長的手,語重心長道:“你也看了那麼多醫書了,當知道病人身體多脆弱,尤其是受傷後,若能提取出青黴素,汝必能名垂千古啊!”
院長:……
他都不知道自己該名垂幾個千古了。
“好了,話別多說,這書你也可以同譚林、石竹他們看,也是為了醫道大興,百姓安康,大家互相多交流,爭取早日提取出青黴素,懂嗎?我去醫館瞅瞅。”
魏鈺今兒就是來給書的,書塞給院長他就走了,壓根就不關心院長心理狀況。
院長拿著書,看著上麵的字,露出難言色。
這都寫得什麼玩意兒?
第一步,取粟米磨成汁。
第二步,取芋磨成汁。
第三步,將兩種汁混合在一起。
第四步,找到青黴,將青黴混進汁液裏。
第五步,收集尿液
……
這方子,簡直叫人一言難盡。
-
一言難盡的是院長,但打通了任督二脈的卻是譚林、石竹這類年輕醫者。
年輕人,想法多,敢想又敢做。
一般的醫術已經不足以叫他們進步了,重新接觸新的領域,更能叫他們茅塞頓開。
一看到青黴素的製取方法和效用後,譚林他們就沸騰了。
青黴素是抗生素,具有殺菌、抗感染的作用,他們做醫者的,怕的就是病人術後感染。
因著有動力,二十天,一夥人隻花了二十天就把青黴素給弄出來了。
而關鍵人物還得數石竹。
因著青黴素的提取過程中需要用到青黴,魏鈺不清楚這個究竟是什麼,但石竹卻很快就反應過來。
她在發黴的米飯上提取到那些青黴,將之放進了調和好混合汁液的玻璃瓶中。
為什麼石竹能最快反應過來,皆因為她出自民間,比其他人更接地氣。
民間的窮苦人家,若有人受傷,就會用發黴的漿糊擦一擦。
從前這個道理石竹不甚明白,但知道青黴素後她可算是懂了。
青黴素提取出來後,便得用於試驗。
年輕大夫們拿了受傷的兔子做對照實驗。
實驗結果嘛,嘿,有用!
沒死,用了青黴素的兔子好得可比隔壁兔子快多了,也精神多了。
大夫們實在高興,但為了嚴謹,又多做了幾次實驗,原本是想著同官府說一聲,拿死囚再做幾次實驗的,但好巧不巧,醫館那邊來了個被馬撞得頭破血流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