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1 / 3)

第四回

仲闊畫謀脫虎口孟德發檄討漢賊

且說卓於京內不得曹操,複招李儒相議。儒曰:“曹孟德素與典軍校尉王仲闊交甚,可命王陸來此,以許高官厚祿,誘之以告餘黨奸佞,事後可複殺之。”卓曰:“善,吾亦思如此。”遂招王陸入太師府。卓曰:“將軍可知曹孟德反乎?”陸對曰:“曹操二心,城內盡懼。”卓笑曰:“吾素聞汝與曹操有舊,今曹操謀反,汝事前可知否?”陸坦然對曰:“某未知也。”卓曰:“吾素知仲闊忠於朝廷,今暗加汝為陳留侯、蕩寇將軍,與汝五百將校。汝可聲勢與操同黨,以誘奸逆,盡誅餘孽。不知將軍意下何如?”陸佯喜,拜曰:“丞相恩厚,陸不敢不盡犬馬。陸嚐見曹操私入貴人車馬,但不知何人也。某問於曹操,其曰,戚所致,與相宴,無他。吾觀之乃必與同黨相謀為亂也。”卓不悅,曰:“操素與汝有舊,何不告汝?”陸曰:“丞相不知。昔日操議於謀,朝臣多有危言於丞相,公可有心否?某對曰,你我武夫,當盡事所職,何以論天下大事乎。操不悅,遂少於某往來。”卓喜曰:“非吾疑公,事明則盡用公也。”陸曰:“某但知朝廷之重,安能與反賊用命?”卓愈喜,乃遣陸出。

陸歸,陰見司徒王允,曰:“今孟德事敗,老賊有所察於我。”允大驚,壓聲曰:“事露為之奈何,吾舉家危矣。”陸曰:“司徒莫慌,老賊未嚐疑公,因某與孟德厚交,故獨欲害我。”遂將董卓招己之事具告王允。允曰:“此老賊笑裏藏刀之計也。今與你高官厚祿使公不察也,若不速謀脫身之計,然日後必遭其禍。”陸曰:“某早料老賊此計,當下已有應策,敢煩此次再借司徒一寶。”允曰:“若能保公安身,縱使老朽傾家貧命亦可。”陸曰:“司徒言重。吾觀老賊近日**宮侍,強掠民女,乃好色之徒也。其假子呂布亦安於此道,二人常尋姿色共樂。司徒素居京城,必知風雅過於陸,望司徒與我府內第一絕色,以為我脫身。”允曰:“易也。我有二女,一是張氏,二喚貂蟬,寄予門下,姿舞雙絕,方今皆二八年華,具未嚐與客相見。我料老賊觀吾二女,必不能拔也。”陸大喜,曰:“願司徒領吾見此二女。”允乃引陸至別府,召二女相見,隻見這二女婀娜嫋嫋而出,輕裳玉墜,顰笑動人。後人有詩讚貂蟬曰:

日薄夕山盡,可憐曇花新。漢室百臣死,厲暴未傷襟。

婷婷一女卿,委身虎狼情。欲亂刃不動,除賊未動兵。

又有一詩讚張氏:

月色投湖湖自清,風華舞絕妙步盈。世人常歎貂蟬苦,同為府嬪命不平。

陸麵紅耳赤,血色具張,允笑曰:“將軍觀此二女何如?”陸曰:“善,某未嚐知世間竟真有仙子。”允大笑,曰:“將軍可隨意取一,皆不在話下。”陸曰:“司徒莫笑某貪圖不休,某欲具迎此二女,方成吾計。”允曰:“旦公能脫身,於外同孟德與本初發檄召討賊,此二女何惜哉!”陸拜謝。允遂與二女囑咐:“自幼汝二人乃我收養,今國家社稷將崩,非汝等不能救也,如欲報我,當救國於危難,可乎?”二女曰:“妾身自幼蒙司徒教誨,恨不能為司徒分憂,可惜女兒身不能助,今若能為司徒納微波尺寸之功,死不足惜矣。”允漠然揮手。陸遂領二女歸。

陸藏二女於車內歸。夜間,陸拜二女,二女驚愕不已,忙扶陸,陸不從,乃曰:“今國家社稷全仗二卿,吾有一計可避賊亂,方能興兵討逆,然需犧一女,今日有愧於卿,望受陸此一拜。”二女皆曰:“我等性命今具交與王公,嚐恨女兒身不能為國思頓,若能為國平亂,雖死亦足司徒養育之恩,彌社稷之旺矣。”陸起,大喜曰:“若是如此,國家皆因卿可救矣。”貂蟬問曰:“但不知將軍將用何計,但凡吩咐,未有辭也。”陸曰:“董卓與其子呂布,二人具好色。我有一計,可以脫身,假日我引呂布入我府,以卿許之,複引董卓來,皆以卿許之。二賊必互不能滿也。其中,我將告之有一女於家中,與卿姿色相同,往請之,賊智昏色亂,必放我歸也。然後陸將於譙縣起兵,賊指日可破也。”貂蟬曰:“妾妹昨夜告我,暗慕將軍虎威,將為妾為奴,以樂其生,不若將軍以我送與老賊,以報司徒養育之恩。”陸觀張氏,羞色滿麵,乎又泣不能聲,二女抱頭痛哭,陸感慨勸二女,事定,陸歸,皆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