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慧順著聲音看去,發現廚房門口站著一位胖乎乎的大嬸。
雖然膚色偏黑,細看之下五官倒是生的秀致,隱約能瞧出來幾分春菲姐和春朝妹妹的模樣。
估計這位就是二伯母。
這種身材估計是產後肥胖導致的,雲慧客氣的朝著這位二伯母行禮,倒是被反手扶了一把。
“咱們家不論這個,侄女一路舟車勞頓也累了,都進去吃飯吧”,雲慧本以為這位二伯母是個尖酸刻薄的,沒想到竟然這般好說話。
林家院子不小,但是架不住人多,此時都在這裏站著,倒顯得有些擁擠,春朝妹妹已經退到了柿子樹下。
柯氏見狀連忙帶著雲慧往裏走,一進去是三間正房,左右兩間都有人居住,用天藍色繡百花綠草的簾子隔開,堂屋是平時用來待客說話的地方。
不過林爺爺和林奶奶反倒在臥房門口等待眾人,一進屋雲慧就感覺暖呼呼的,炕上擺著一個四方小炕桌,此時已經放上了幾道小涼菜。
地上還有一個大圓桌,擺好了酒水和幾個不同的下酒菜。
與想象中不同的是,林家的房子格局類似於四合院,一路走來房舍整齊劃一,少見破敗之景。
雖然說不上處處繁榮,但是家家門口都堆放著足量的柴火,一排街坊中總有幾戶養著牲畜。
炕上的小圓桌明顯是給女眷預備的,雲慧沒想到這裏竟然是這樣吃飯,還覺得十分新奇。
“這屋暖和,一路回來凍壞了吧”,林爺爺笑的倒是和藹,還塞給雲慧一個大紅封,“咱們這孫女長得乖,我看著也歡喜”。
家裏的男丁和林爺爺長相十分相似,都是國字臉,丹鳳眼,鼻梁高挺,看著就是門風端正的清白人家。
家裏人衣服雖然不是簇新,卻也沒有補丁,看來是每年都會有新衣服,如今已經二月份,入冬時做的棉衣也差不多是這個模樣。
家裏窗明幾淨,也都是用玻璃做的主窗,鍋碗瓢盆不見破口,花紋都是成套的,自家人吃飯自然不必去借碗盤,那麼這些肯定就是林爺爺家裏自己置辦的。
雲慧記得一進門就鋪上了一道石板路,正房一邊是廚房和廂房,另一麵則是一大塊寬敞的菜地,都是幹淨整潔。
家裏沒有養牲畜,倒是石板路旁邊的土地都收拾的規整,田壟筆直,土壤黑黑的,一看就是開春才翻過。
門口的兩個大燈籠也很喜慶,對聯應該是出自林爺爺的手筆,一筆福字寫得圓潤敦厚,看著是和美幸福。
菜地前麵是一株大柿子樹,如今樹幹已經有小兒腰一般粗,等夏日時樹蔭撒地,估計屋裏也能多幾分涼快。
現在這個屋子應該是林爺爺和林奶奶的屋子,牆邊放著幾個四角雕花的大櫃子。
有平櫃和衣櫃,雖然看不出是什麼料子,看年頭來說應該林奶奶的嫁妝。
北方睡的都是大炕,炕上還有兩個炕櫃,櫃的最底下還縫上一圈藍底的布簾,上麵的鼻環應該是銅的。
雲慧突然對自己老家的經濟實力有所了解,怪不得三伯一家可以如此躺平。
二伯母帶著春菲和春朝端菜,柯氏也想跟在後麵幫忙,被二伯母攔下。
孫氏按住柯氏的手,“弟妹,你才剛回來,先歇會,讓她三嬸幫我就行了”,二伯母孫氏對雲慧一家態度倒是不錯,唯獨看三伯一家不順眼。
三伯母也是說一下才動動的選手,此時聽見孫氏提到自己,才從角落裏站出來,一張臉木木的沒有表情,倒是跟著一起去端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