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濃陰撒地,林家小院裏,雲慧正聽著春華說林家以前的事情。
“沒想到二伯母之前也這麼......”,雲慧捂住嘴,子不言父之過,雖然二伯母不是雲慧親娘,但在背後議論長輩也是不對的。
春華知道雲慧想說什麼,“我如今嫁出去了,這事看得少,倒是你在中間夾著難做人了”。
雲慧明白她的意思,兩房相爭,剩下的大房和四房自然屬於被拉攏的對象,並且一旦站隊,觸發的就是家庭大戰。
春華離開後,雲慧也略明白了她的意思,其實榮氏是支持孫氏的,畢竟她也有兒子,若是祖產都被三房占去了,那豈不是吃虧?
聽春華今日說的事,隻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還不如搬走了。
這些家長裏短的雲慧本就不喜,安靜的過自己小日子不行嗎,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找麻煩,麻煩還回來找你。
一連幾天,孫氏都來找柯氏說話,甚至幾番相邀一起吃飯,柯氏推拒不過,也帶著雲慧去了幾次。
柯氏的態度也很明白,我們是家裏最小的,一切都聽長輩做主,但也不反駁孫氏。
對待她這種人,不主動不拒絕不答應,若孫氏不是親戚,柯氏的手段可就沒這麼溫柔了。
其實林三伯也並沒有孫氏說的那麼不堪,他也會鼓搗些小玩意給孩子們玩,春華小的時候還讓她騎在脖子上帶她逛縣城。
糖人泥人沒少給林春生買,對雲慧也總是笑眯眯的,如今看到雲奕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抱起來舉高高,家裏有幾塊糖也要塞給他。
人都有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
他十分不喜孫氏,自然也不會和她多說話。
春強則是時好時壞,雲慧總是瞧不慣他那個嘚瑟樣,恨不得天天給他一巴掌。
三伯母沉默寡言,做事雖然慢,也沒有二伯母孫氏說的那般十指不沾陽春水。
有些事情,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與人相處間,還需自己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許大家眼中的老好人,會是妻兒眼中的不負責任,舍小家而為大家自然會被人稱頌,可卻是對小家的一種掠奪。
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其實你二伯母也不盡然是為了林爺爺的房子”,柯氏和雲慧在房中理線,雲奕在一旁玩魯班鎖,小手指動的飛快,顯然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那是?”,雲慧沈絕自己心眼子不夠,和純正的古代人比,凡事總想不到其背後的深意。
“你別忘了,那時候你三伯打更的活,可讓她丟了大臉的”,柯氏對孫氏這種人十分了解,她做一件事,必然不止一種原因。
可不嗎!
二伯母孫氏那麼要強的人,因為自家的弟弟在主家麵前如此丟臉,商行的人都看著,她怎麼會不記恨生氣?
“況且,我聽你大伯母的意思,最近她又和大房那邊生分起來了”,柯氏看著柔潤纖美的女兒,陽光下雲慧的皮膚宛如剝殼荔枝般嬌嫩,臉上還有細細的絨毛,眉目清亮,心中無限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