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大河他們起的好頭,很快柳官村的人都動了起來。

林父也是忙得腳不沾地,該簽契約的簽契約,看位置的看位置,柳官村西半村的村民每個都行色匆匆,偶爾在大街上碰見,彼此的眼神裏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種果樹的人也不必太多,願意簽訂契約的林父就接受,再多便雜,雲慧也不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果樹多了也不好管理。

當然其中說風涼話的也不少,比如那位借油失敗的陳家,“什麼賺錢的法子,我看你們就是被忽悠了,買了這麼多樹苗,人家可是大賺一筆呢”。

陳氏滿臉橫肉得意洋洋的看著李大河,“大河,可不是我說你,你家鬆柏過些日子就該說親了吧,這錢你給出去,可就不好要了”。

聽著陳氏幸災樂禍的語氣,李大河雖然心中打鼓,但是相比起到處借錢借物的陳家,他還是更相信林家。

“這就不勞陳大嬸你操心了”,李大河和陳家沒有親戚,這陳氏也不過比李大河大幾歲,沒成想竟然會被叫成大嬸。

氣的陳氏臉色都變了,“你個缺心眼的,我就看你把棺材本賠進去怎麼辦!”,二人說話的位置正巧在石家後麵,李鬆柏倒是快走幾步出現在李大河身邊。

“陳嬸嬸與其在這說我爹,不如把前幾年管我家借的半吊錢先還回來,這樣我們還能有些本錢”,李鬆柏站在李大河身後,少年脊背挺拔的模樣已經比父親略高了些,看起來青春正好。

陳家人就是整個西半村的超級奇葩,有一文錢也要去買口吃的,過日子一點餘地也不給自己留。

不僅如此,兒女更是也學的賊鬼流滑,時不時的就占小孩子便宜。

雲慧總結,一家六口湊不出一個好人來。

陳家雖然窮,生的倒是不少,足足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半大小子的年紀正能吃,陳家大林、二林、三林、四妹,一個賽一個的能吃,陳氏已經發愁許久,這女兒以後許什麼樣的人家了。

幸虧大林和二林已經成家,日子也過的亂七八糟的不說,還時不時借著老爹的名義到處借錢。

現在村裏的人幾乎看見他們家的人出現,隻有一個動作,那就是關門。

陳家的小女兒四妹和李鬆柏年紀差不多,但李家隻有一雙兒女,自然日子要比陳家好過些。

陳氏曾動過心思想把四妹許給李鬆柏,可惜被李鬆柏的母親當場拒絕,一絲兒臉麵也沒留。

這讓一向小氣的陳氏暗恨在心,時不時的就得出來刺撓李大河兩句。

“瞧你這孩子,什麼半吊錢,哎,人老了,我這記性不行了...”,陳氏看嘴上占不到便宜,霎時間跑的比兔子還快。

“爹,日後這種人不必搭理,咱們回家去吧”,李大河看著從石家方向出來的李鬆柏,心裏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隻希望自己媳婦想開些。

這石家姑娘可是個不錯的孩子。

半個月的時間過得很快,大到可以讓果樹陸續種上山,纖細的模樣像一個個稚嫩的小士兵。

小到可以讓一顆顆棗子紅了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