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那天領了學習成績單和寒假作業,顧樨的成績考的很好,比起期中考試上升了許多個名次,顧爸顧媽看了成績都歡喜不已。
拿了成績單後,寒假就正正式式的開始了,包括易老師的寒假補習班。
平時周末才會開課的興趣班,在寒假的時候也上的勤快起來。不過顧樨始終都差一樣,就是樂器。
因為家裏始終還沒購買樂器,所以她用的都是興趣班裏老師出借的那種。無法天天練習,進度自然就會落後於其他有配備的學生。就說最基本的滾指,其他學生刻苦些,有天賦些,也就一個月也有樣子,但隻有顧樨始終都有些打嗝。雖然也能彈曲子,但基本功始終都不太紮實。
這天,出乎顧樨意料的是,顧爸顧媽竟然開口說要給她買一把琵琶當做考試成績好的獎勵,以及過年時候的新年禮物。
其實顧樨早就已經谘詢過自己的老師,想要購買一把琵琶,老師也推薦了一款初學者適用的,價格並不離譜,600元。原本她打算自己存了錢,請老師代為購買的,不過錢還差一些,沒想到爸媽終於鬆口願意幫她購買。
顧樨將打算告訴了爸媽,兩位家長合計了一下,最後顧爸派出顧媽再去和老師談談,兩人都是生意人,雖然對樂器沒研究,但是做生意嘛,總要注重多方麵。
恰巧第二天顧樨有課,便帶了顧媽一塊兒去興趣班。
平時上課時候來陪學生一塊兒上課的家長不少,顧媽今兒個陪顧樨一塊上課,還順帶與其他學生家長一塊兒交流了一番。
等到一節課結束,顧媽才尋上教授的高老師。
授課的高老師是一名年約四十的婦人,或許是因為常年與音樂相伴的關係,整個人看來非常的溫婉,帶著一股濃厚的古典氣息。簡而言之來說,就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特別舒服的人。
在知道了顧媽的來意之後,高老師免不了的就先說說顧樨在班上的表現,其中首講的就是顧樨的基本功問題,“看的出來顧樨這個孩子是喜歡琵琶,也很願意學琵琶的,但是她的基本功並不紮實,我更可以斷定的說,她在家應該是不常練習的。”
顧媽賠笑,“是啊,平時這孩子就一直在搞學習的事情。”
高老師笑笑,情況她很了解,“顧樨來谘詢我說想買琵琶的時候,我出於考慮,建議顧樨購買的是白木琵琶,價格並不貴。這款琵琶的音色當然沒有常聽的好,不過練習手指用還是很不錯的,也適合她的現階段使用。但是……”話鋒一轉,“等基本功練的差不多了,就必須得更換紅木琵琶。時間……,大約一年左右。”
“是這樣啊。”顧媽點點頭,基本已經了解了高老師說的意思。現下老師推薦的雖然價格便宜,但是隻適合練習手指,並不包括未來,這對做生意的人來說,是一件敗筆。做生意的人,不光在意目前情勢,也在意未來是否能夠持久。不光要戰鬥力,還要續航力。
顧媽想了想,詢問高老師,“那麼我女兒現在就用紅木琵琶是不是可行?”
“當然可行的。”高老師微微一笑,隻點了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