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又是一年寒冬至(2 / 2)

自從舊年十二月與安迪結緣開始,寧婉就教安迪紮馬步。也許是寧婉練習的太雜,而年紀又太小,骨頭過軟,但安迪隻練習紮馬步,而且向武之心很重,所以安迪的下盤出乎意料地穩。寧婉相信,隻要他找到一個武術師傅,人家不嫌棄他是外國人的話,應該是會收下的。

寧婉下午就用來學習數學。寧婉前世數學就很好。雖然是一個音樂白癡,但是對於數字有一種類似於音樂天才對於音樂的感悟力,寧婉對於數字總是有一種奇怪的感悟和喜愛。重新拾起小學的課本,當然是奧數題,寧婉竟然還是覺得很難。但是很有趣,難題攻克下來格外有成就感。寧婉前世就很喜歡鑽研數學難題,每次靠自己的能力解出來,總是有一種酣暢淋漓,打了一場大勝仗的感覺。

而且奧數題難在有套路,如果不按規矩來,很難解出來。但是奧數題也很鍛煉人,一般有多於一種解法。寧婉前世見過一道奧數題,高中部有人解出了十三種解法,隔壁大學的博士生也隻能解出十一種解法。這種感覺不吝於攻克數學皇冠上的珠寶。

然後大好的下午時光,寧婉就用來練字。寧婉的字練得已經頗為不錯了,寧爸爸也考慮是時候幫她找一個書法老師。但是對寧婉來說,這不是重點。六個月的時光,寧婉將前世心心念念的《戰國策》謄寫了一遍,背誦了一遍。要想文辭華麗鋪張,情節詭異峰回路轉,首選戰國策。

選擇戰國策,一則這是寧婉最喜歡的古代篇目,除了史記之流可以一爭鋒芒以外,寧婉對《論語》《孟子》什麼的,熟悉是熟悉,可是就是沒有愛。寧婉前世大學閑來無事也曾看過戰國策,大致還算熟悉,至少大部分意思都懂,這對這種艱澀的古代篇目來說是有多不容易,完全是一腔熱愛才能把字都看不懂的書讀懂。

《戰國策》時代上接春秋,下迄秦並六國。主要記載了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表現了縱橫家思想,反映了縱橫家的人生觀。《戰國策》的思想內容又比較複雜,所記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像論語一樣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

戰國策對人物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很多人物,栩栩如生,讀之仿佛躍然紙上。縱橫之士如蘇秦、張儀,勇毅之士如聶政、荊軻,高節之士如魯促連、顏斶等等,都個性鮮明。讓人讀之心馳神往,恨不能穿越時空與之相見。

《戰國策》的“文辭之勝”,有人說“辯麗橫肆”,鋪張揚厲,氣勢縱橫,可以說毫不誇張,也深得寧婉之心。

戰國時代,君德淺薄,多庸主暴君,遊士為說服君相,說辭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類譬喻,借動物、植物或人們生活中習見的其他事物為喻,循序漸進地達到辯說的目的。這些比喻貼切深刻,饒有風趣,很有說服力,也十分有趣。

《戰國策》還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聞掌故來增強辯辭的說服力。寓言的巧妙運用,成為《戰國策》文章的一大特點。就好像蘇代以鷸蚌相爭,說趙惠王不應該伐燕,以免強秦坐收其利。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等。這些寓言大都即事編撰,獨出心裁,比附現實,以表情達意。既生動、又形象,還有很強的說服力。

《戰國策》的敘述語言,與漢賦相類,也長於鋪張渲染。不過漢賦是在戰國策後來出來的,應該說漢賦像《戰國策》一樣誇張鋪陳。但是漢賦太過了,尤有不足。《戰國策》敘述語言有時描寫相當精細。好像荊軻刺秦王的場麵,描寫人物動作神情,極為細致傳神,荊軻的豪邁暇豫,秦王的驚慌失措,殿上殿下的混亂驚擾,這些頃刻間發生的驚險緊急場麵,好像在拍電影,鏡頭一步步拉近,讓人心情隨著文章跌宕起伏。

《戰國策》文章辯麗橫肆的文風,雄雋華瞻的文采,讀之讓人心情激蕩。

閑暇時,寧婉就看看股票市場,確保購買的股指期貨沒有空倉。然後,晚飯,練習武術,洗浴睡覺。八點鍾就就寢。

歲月靜好,充實而平靜,便是如此。

——————————————————————————————————————————————————————————————————————————————————————————————————————————

關於《戰國策》的評價來自於袁先生的《中國文學史》,此致向大師致敬,簡簡不學無術,編不出來,隻好借鑒了。內容還有根據文章情節有一定程度的篡改,如果大師不幸看到,(雖然大師怎麼會來看我這種蹩腳瑪麗蘇文)如果,如果,萬一萬一~千萬不要生氣啊~一定要淡定淡定~

簡簡這種小人物不值得您生氣啊......

然後雖然我想寫女強文,但是水平擺在這裏,所以如果小白瑪麗蘇不可避免,當然我也會盡量繞開,不觸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