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上掉餡餅?(1 / 2)

寧爸爸的私募籌備得並不如人意。走訪了所有來往的人家,才有十七戶人家願意投資。離五十的名額,還有極大的距離。

這還包括了趙理叔叔家,林蘸憶阿姨家聽見寧家要籌備私募,無條件投資呢。實在地來說,隻有十五人投資,讓寧爸爸挫敗!明明是穩賺不賠,利潤大好的事情!

其實也不怪他們。

寧婉想得是很好。問題是別人不知道寧家私募的平均利潤有多少。你一下子就要分去百分之八十的利潤,哪裏有人願意?如果說隻是為了不虧損,有錢人家多多少少也有幫自己打理錢財的人。說是專家。雖然不能大舉獲利,至少不能虧損嚴重就是了。

何必仰仗你寧家?

更何況,說到底這是私人募資。是有極大的風險的。萬一你卷款而逃,他又能耐你如何?哪怕是合約說,如果虧損,寧家全額賠付。才更可怕。世上哪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總之是不願意相信的。

要是拿個一二十萬出來試試水,倒是有很多人願意。問題是一開口就是五百萬,這是所謂“入門檻”,實在讓人卻步。

寧爸爸的朋友圈子,大部分是千萬富翁。雖然寧爸爸本身是億萬富翁。但是他是做生意的,紡織廠才剛剛起步,還沒有完全紮穩腳跟。

寧爸爸主要還是做“小單”。當然是相對而言的小單。那些動輒成千上億的“大單”,主要還是國家的企業,或是中外合營的企業在做。私人是比較少的。也比較難進這個圈子。

千萬富翁的圈子,動不動就是人家一半身家。誰願意?除非有巨額利潤。可是再有巨額利潤,百分之八十都給你了。他還能剩下多少?

說實話,很少有人願意的。那十五個願意投資的,還是看在寧爸爸的份上呢。

寧爸爸的發家史,是眾人,尤其是圈子裏人津津樂道的。眾所周知,雖然寧爸爸是做棉紡生意的,但卻不是靠棉紡發家的。寧爸爸是靠炒股發家的。

寧爸爸總共就買了兩次股票。兩次下來,動靜都不小。又是抵押公司,又是四處借債的。所以大家都知道。賺錢了是肯定的。至於賺了多少,也是個人的機密。就好像女人的體重一樣,男人的身家也是秘中之秘,不可宣之於眾的。

但這並不妨礙眾人猜測。寧爸爸兩年時間就有了億萬身家,之前還一無所有。而且又不是羊城本地人,沒有什麼“關係”。說是沒有在股市一夜暴富,都沒有人信的。

現在,寧爸爸要辦私募,自然有人送錢來。本來眼熱的人,早就想要分一杯羹了。隻是寧爸爸不鬆口而已。現在寧爸爸要辦私募,很多人還以為寧爸爸終於醒悟了呢。不再“不務正業”。

畢竟實體經濟,尤其是棉紗業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能賺多少錢?

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有戒心的。私募,就決定了它本身行事比較隱蔽,難以公開。把錢交給你。資金去向卻不明朗。很多人心裏是有防備的。

既然無法籌集這麼多資金,寧婉也不憂心。正好是一個機會,幫扶一下寧家的這些親朋好友。也算是帶一下眾人。至於後麵的路,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寧家是善人。不是大善人。

至於要幫哪些人,寧婉就說,鄭原家,還有柏晗家是一定的。大姨梁嫿家裏,也是一定要幫的。他們能拿得出多少錢,就算多少了。小姨現在才剛剛參加工作,手裏沒有錢。沒有本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