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三光背著雙手,滿臉焦急之色的在自家後院中來回踱步。
他體態有些肥胖,看起來三四十歲的模樣,一身的綾羅綢緞,瞧著就知道其身價不菲。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作為石牛村最大的地主,整個石牛村裏,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屬於他姚三光!
原本姚家在姚三光爺爺的那一輩時,雖然也是石牛村的大地主,但聲勢卻遠沒到姚三光這一輩這麼誇張。
那時的姚家還算仁義,擁有的土地大概隻有石牛村全部土地的十分之一左右。
村裏麵哪家哪戶若是有個什麼困難,姚家基本上都願意施以援手,因此那時的姚家在石牛村聲望極高。
可自從姚三光的父親開始做主之後,姚家的行事風格就完全變了。
不再有什麼仁義之舉,對待村中百姓是極盡壓榨之能事,光是逼死村民的事情,就幹了不止一件。
導致姚家在石牛村的名聲迅速敗壞,姚家老太爺辛苦積累起來的那些威望和恩情,也輕而易舉的就被消耗殆盡。
不過姚三光的父親並不在乎。
在姚三光的父親看來,一群泥腿子莊稼漢而已,對於他們姚家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姚家若是想要發展的更加根基牢固,就必須占據更多的土地,雇傭更多的佃戶來耕種,賺取到更多的糧食,積累更多的財富,然後才能通過賄賂屬地官吏的方式,給姚家的後輩買來更光明的前途。
嚴格來說,姚三光父親的這種思想,其實並沒有什麼毛病。
至少從姚家的角度來考慮,這是最符合姚家利益的做法。
也正是從姚三光父親的那一輩開始,姚家迎來了長足的發展。
不僅僅在附近的鎮上開始有姚家子弟擔任官吏,甚至就連附近的縣城,都有姚家人占據關鍵位置。
而到了姚三光這一輩,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將對石牛村百姓的剝削壓迫,發展到了一個極致。
借助著家裏子弟在鎮上和縣城的影響力,姚家幾乎可以說是隻手遮天!
甚至就連家族的宅子,都直接從石牛村裏搬了出來,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重新蓋了相當奢華的宅院。
按照姚三光的想法,他們姚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積累,又在鎮上和縣城有了相當的積累,是時候朝著郡城去努力和進發了。
正好今年東山府災情嚴重、糧價飛漲,他們姚家作為大地主,糧倉裏可是積攢了堆積如山的糧食。
值此機會,他們姚家若是操作得當,絕對能夠一飛衝天!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過於骨感。
一開始局勢變化還算如預期般的順利,但自從突然出現一群人,不管不顧的便大肆施粥,直接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緩解了東山府的糧荒後,由災情引發的震蕩便迅速的平息了下來。
期間姚三光也采取過一些方式,想要去試探那些施粥的人。
比如調動麾下掌控的那些村霸,在施粥的現場進行一定程度的搗亂。
但讓姚三光沒想到的是,施粥的那些人明明表現得慈眉善目,好像對誰都是一副無害的笑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