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稿紙和墨水高興而歸的張子明,突然想到了一個煞風景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的整個循環不對了。
第一就是,自己現在抓耳撓腮的憑借記憶在寫小說,應該是能掙錢的,自己要不要多寫幾本呢?
雖然憑借著記憶不一定能寫全了,但是湊還是能湊出幾本來的。
綜合考慮之後,張子明並沒有打算寫太多,就寫了一本或者兩本拉倒。
自己是重生而來的,可不想占用太多後世作家的小說名額。
漫山遍野的藍寶石原石自己占有起來反倒是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第二就是,自己寫小說是為了掙路費的,到時候能夠南下把藍寶石賣掉,那就有錢蓋新房子了。
可是如果林雨欣去上大學了的話,自己的新房子給誰住啊?
是不是要等林雨欣畢業後了再結婚啊?
張子明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勸林雨欣去考大學對不對了。
不過想想這一世的時候,林雨欣遭受了意外而去世的事情,張子明不再糾結了。
自己先完成自己的第一步再說,自己肯定要讓林雨欣好好活著的。
回到家也不顧父母異樣的眼神了。
張子明相信過幾天自己的父母就不會這樣著急自己了。
接下來的幾天,張子明真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
白天奮筆疾書,晚上點燈熬油,不分晝夜了。
至於前兩天想的什麼晚上熬夜、白天沒精神啊,以及什麼不想浪費煤油燈的煤油啊,現在都統統拋到腦後了。
因為現在自己真的是要趕時間了,先拿點成果給林雨欣看看,好讓她全身心的投入到複習中去。
在張子明努力抓耳撓腮的這幾天,自己的二叔張忠義來過家裏一趟。
張子明的二叔跟自己的父親一樣都是在農村生活,在黃土地裏刨食的。
可沒有自己的三叔走運,當然,當初也是自己的父親、二叔、以及爺爺的努力之下才把三叔送去當兵的,當時的條件下,真是集了全家的力量才把三叔送出去。
自己的二叔張忠義看到自己這幾天也沒有下地幹活,實在是有些納悶。
心想子明這個大侄子一向幹活積極的,怎麼偷懶偷這麼好幾天啊。
當二叔看到張子明坐在桌子前奮筆疾書的時候,隻當是張子明要參加高考,正在複習功課呢。
可是當走近一看,並不像是在複習功課啊,再怎麼說張忠義也讀過兩年書。
雖然讀的不多,可也認識不少字的,肯定能看出來張子明不是在準備高考,心中也是納了悶。
張子明倒是不想炫耀自己在寫什麼勞什子小說,張子明隻想低調發財。
所以張子明就撒了個慌,說林雨欣現在正在複習準備高考,自己幫她整理一些手稿資料。
聽到是幫林雨欣,二叔張忠義那是沒有二話,這是自己的侄媳婦,該幫就幫,再說鄉村老師一個人都教好幾科,也不容易。
不過二叔張忠義卻突然反應過來一件事:
林雨欣要參加高考?
二叔張忠義沒有再跟張子明囉嗦,反而出門跟大哥張忠仁嘀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