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張子明騎上“大金鹿”往縣城去了,因為昨天拜托了徐一民幫忙買車票,自己得看看買上了沒有。
如果買上了就接著走,如果沒有買到的話,自己就先在徐一民這裏住下。
張子明雖然沒有坐過80年代的火車,但是張子明知道,這個時候的火車票並不好買。
一般都得提前購買,要想當天買票當天走,基本很難。
除非找黃牛幫忙。
好在徐一民給力,也不知道他找了誰幫忙。
雖然買的是坐票,臥鋪就不用指望了,能有個座位就不錯了。
張子明知道這年頭的火車也是有站票的。
這個時候的火車,晚點是時有發生的,張子明也不知道自己要在火車上待多久。
低頭看看帆布包裏自己老娘給準備的煎餅。
心想萬一火車晚點,自己的煎餅不夠吃怎麼辦?
也不知道這80年代的火車上有沒有賣飯的啊?
不過徐一民到底是見過世麵的人,看到張子明準備的煎餅,隨即說道:
“火車上是有飯賣的,而且不需要用飯票,你現在也不缺錢,煎餅就別帶了,在火車上吃熱乎的吧,煎餅就給我留下吧,我給同事們分一分”
張子明聽到這話,心裏開心極了,不用飯票好啊。
自己手頭有錢,這出門在外的,不能虧了肚子,要不然都沒力氣幹正事了。
徐一民是坐過火車的人,給張子明一番交代後,又回自己宿舍給張子明拿了一個水杯和一摞報紙。
水杯,那就不用說了。
出遠門不帶個水杯確實不方便,不能總是趴在水龍頭上喝涼水吧;
至於報紙嘛,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打發時間。
當然還有其他用途,比如說上個廁所什麼的。
徐一民拿來的東西,張子明沒有客氣,一並收下了。
自己可是第一次坐80年代的火車啊,聽人勸吃飽飯的道理,自己是明白的。
水杯放在了挎包裏,報紙放到了帆布包裏,就往火車站去了。
沒有讓徐一民送自己,畢竟他還在上班,總是麻煩人家也不好。
再說了,徐一民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整理第二本小說的初稿呢。
這第二本可是隻署徐一民的名字,所以徐一民天天拿著張子明給的大綱和細綱搞研究呢。
能不占用徐一民的時間盡量不去占用。
不過臨走的時候,張子明還是把徐一民手上的手表一並帶走了,這出門在外沒法看時間可是很難受的。
徐一民手上的手表是省城手表廠產的“春燕”牌手表,雖然不如“上海”牌,但是價格要便宜許多。
一塊“上海”牌手表價格在120塊錢左右,而一塊“春燕”牌手表大約隻需要80塊錢,便宜四十塊錢呢。
本省產的其他品牌,如“金錨”牌、“泰山”牌、“北極星”牌等價格也差不多都在60-80塊錢左右,當然首先得有手表票才行。
像徐一民這樣既有手表又有自行車的,那都是有正經身份的人。
張子明也有自己的想法,等去了南方,看看能不能找到關係多買上幾塊手表,最差也得給林雨欣買一塊女士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