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三叔報了信之後,張子明沒有多留,就往回返了。

今天事情辦的利索,那就早點回,可不想走夜路。

夜路的危險因素太多,自己好不容易重生回來,可不能因為走個夜路而生意外之事。

要不然可就虧大了,重生回來必定要把丸子頭娶到手。

再說了,早點返回去,晚上拉上忠和叔,比照著縣木器廠的樣本,把安全生產的條例整理出來。

不管他願不願意,尤其是想到今天一堆小孩子在裏麵玩耍的時候,危險因素實在是太多。

至於林雨剛,就先不跟他說了,等塵埃落定,徐一民搞定了之後再說吧。

給林雨剛一個驚喜,也給丸子頭一個驚喜。

雖說隻能是當一個臨時學徒,也足夠他們高興的了,怎麼算都比在家裏種地強呢,最重要的是以後的路可就寬了。

一個小時之後,回到了瓶子村,直接去找張忠和了。

趁著天沒黑,趕緊落實一下管理製度,要不然晚上還要點燈熬油的,那不是浪費嘛。

廠子是大隊裏的,可是啟動資金有張子明的一部分啊,張子明不上心不行。

結果,剛跟跟張忠和說了情況。

這位大叔書記仍然是滿不在乎的說道:

“大侄子啊,你這還當真了啊,哪弄了一份資料啊,真有心了,隻是咱這裏用不到這個,咱又不是縣城裏的大廠子。”

煙袋沒有一絲煙葉是浪費的,也許老煙民都是這樣吧,隻見張忠和深深的咂著煙袋,煙霧繚繞了整個大隊部。

知道張忠和是這樣的想法,包括其他支委以及幹活的木匠們肯定也是這樣想的。

這年頭誰家裏有幹活的,誰不過去瞧瞧啊?

就是張子明在蓋著的新房子,那也是經常有人過去看啊,不說別人,張忠和也每天過去看這新房子啊。

農村裏就是有這個看熱鬧的習慣,越熱鬧,主家越喜歡,這是給主家添福氣呢。

張子明知道這樣是說不通的,誰又能接受的了這些安全管理製度呢,隻能找其他借口了。

緩了緩之後,很鄭重的對著忠和叔說道:

“忠和叔,咱這個廠子,不能隻是一家村裏的小作坊,隻是小作坊的話,你想想公社裏的郭書記會過來視察嗎?縣裏的領導會過來視察嗎?沒有領導的視察與指導,誰會關注呢?誰會關注你呢,忠和叔,你說對吧?”

這幾句話,算是說到了張忠和的心坎裏了。

是啊,村裏辦了工廠,如果領導們有機會過來視察,看到隻是一個大作坊,那跟其他村裏辦的廠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領導憑什麼會特別關注他張忠和呢?

張忠和作為多年的老支書,在眾多其他支書的群體裏,還是想爭點臉的。

以前沒有這個機會,現在有這個機會了,要是真的隨大流了,那不是白瞎了嗎?

就張忠和的政治覺悟,真是一點就通。

張子明琢磨,早知道的話,早這樣說就好了,省的還費了半天勁。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考慮安全,畢竟裏麵的各種工具可不是鬧著玩的。

“大侄子,你說領導們會到我們這裏視察嗎?”張忠和有些謹慎而又期待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