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寨村的小夥子們最後喊到的是:
這個酸甜透心涼,在瓶子村收割的時候可以喝到,等過幾天回到大林寨村收割的時候,還能不能喝到啊?
他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張子明是瓶子村的,在瓶子村麥收的時候,主動提供,無可厚非;
等過兩天移師大林寨村的時候,林正茂可沒有這個實力提供白糖和醋。
這麼些天,可不是三勺兩勺能解決的。
至於張子明能不能繼續在大林寨村提供,他們是有擔心的。
能提供是仗義、是情分;不提供也說不得什麼。
誰讓大林寨村沒有出一個這樣有能力有出息的人才呢?
不過張子明答應繼續提供,當然是有道理的。
因為丸子頭的原因,大林寨村是幫定了,合適的時機一定也搞一個小工廠。
現在把人緣關係搞好了,到時候建工廠也不費勁。
再說了,上回在李家河大隊的那事,林雨剛帶的那些人,現在可都在這裏收割小麥呢。
這份情一直記著呢。
咱張子明,也是那恩怨分明的人,幫了咱的忙,咱可是一直記著。
看著喝完酸甜透心涼之後繼續幹活的這些勞力們,張子明特別注意了兩個人。
一個就是張葉平,一開始扭扭捏捏不好意思過來水桶這邊,最後實在饞的不得了了,也硬著頭皮過來喝了一茶缸子。
看來骨氣與饞蟲相比,他張葉平是放棄了骨氣。
既然對我張子明羨慕嫉妒恨,你完全可以不喝的,幹嘛非得不自覺的走到水桶旁呢。
另一個人就是張德成,就是那個當初包著頭,讓張子明納悶的那個。
整個喝水的過程中,張德成與擔水的一個女人,有些眉來眼去。
擔水的女人裏麵有一個小寡婦,就是與她眉來眼去。
其他的人,關注點都在酸甜透心涼上,隻有張子明在放眼看整個麥地,所以注意到了張德成與小寡婦的眉來眼去。
這讓張子明有一種不好的猜測,但是又不得不猜測。
.........................
瓶子村的麥收非常順利,聯合收割的效率就是快。
當天就單獨安排拖拉機、地排車等,開始往場院運小麥。
整個流水線循環起來了,當然,這三部分人裏麵,還是割小麥的人最多,其次是運輸和打場脫粒的。
脫粒機是第一次使用,一幫人還有些小緊張。
這一次,張忠和充分發揮了大隊書記的指揮作用。
脫粒機讓年輕一點的社員來使用,並且專門叫了3個大林寨村的社員,畢竟這機器還要借給他們使用,得讓他們學習一下。
這可是新機器,要是用壞了,那還不得心疼死啊。
柴油機哄哄的響起來之後,脫粒機開始運作了。
最前麵是往機器裏填送小麥的,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機器吞了手和胳膊。
這是賣機器的單獨交待的,一定小心謹慎的使用,手和胳膊千萬不能伸的太靠裏邊了。
出麥粒的下口處,安排了3個人,拿著簸箕輪流接麥粒。
3個人並不多,麥粒下的快,並且接好的麥粒要走到一邊潑灑開來,所以3個人正好能循環接起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