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裏,有奮筆疾書,有抓耳撓腮。
考場外,高偉良與張子明越聊越開心。
三言兩語,就定下了一個大概。
約定了,高考完之後,就去家具廠現場考察一下。
“子明,你到底是怎麼考慮到把課桌的桌角都磨掉的啊?”高偉良好奇的問道。
這個時代的桌椅都是有棱有角、板板正正的,從來沒有圓角的桌椅。
高偉良很好奇,到底是怎麼想到這一點的呢?
張子明隻好編了一個例子出來,舉了一個小學生打鬧碰到了桌角的案例,由此才有了修改課桌造型的建議。
嗯,高偉良給了一個肯定的眼神。
人,最怕的就是思維定式。
改變,是最難的。
接下來的三天,陪考的兩個人簡直聊成了老朋友。
每天把該送的人,送進去之後。
兩人就不約而同的來到大樹下,繼續聊天。
從天文到地理,從曆史到當下,從農村到城市,能聊的都聊了。
讓張子明印象最深的是高校長所說的一些帶隊比賽的事情。
運動員不容易啊,為了榮譽,承擔太多的壓力。
有時候不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了團隊、為了集體榮譽而戰。
而讓高偉良校長印象最深的是張子明的知識麵。
“這小子的知識麵真是廣啊,是個農村孩子嗎?有些觀點也很超前啊,此子不容小覷啊。”高偉良心中暗歎。
其實張子明無非就是對於當前的政策,有明確的認知而已。
在大多數人,沒法確定下一步趨勢的時候,張子明是了解的。
政策的變化才是趨勢的變化。
張子明也樂意輸出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可都是順應時代的,早晚都會被驗證的。
等被驗證過之後,不知道聽過的人,會不會感覺驚訝。
驚訝張子明當時說出這些想法時的堅決。
方向的把握,不是誰都可以的。
借助對於後世的了解,張子明還是有這個作弊器的。
白天跟高校長聊天,晚上帶著丸子頭吃大餐,倒也很愜意。
高考期間,張子明沒有去突破與丸子頭之間的關係。
還沒考完試呢,萬一影響了考試咋辦?
反正早晚都是自己的菜,又何必著急這一天兩天呢。
隻是隔牆而睡,讓張子明總是帳篷鼓鼓,難受至極。
................
終於,最後一科考完了。
走出考場的考生們,可謂是表情各異。
丸子頭一直帶著甜甜的微笑,看這個表情的話,應該這兩天的考試不會太差。
而高偉良校長的兒子,表情就有些惆悵了。
簡單打過招呼之後,就帶著丸子頭離開了。
“你這幾天跟高校長,聊的很投機啊。”坐在自行車後座的丸子頭,在考完試之後,彷佛石頭落了地,輕快歡愉了不少。
“說出來都很難相信,陪你考試,這還幫著家具廠接了個大活,這運氣來了啊,擋都擋不住。”
張子明開心的說道。
“丸子頭,你這考試也考完了,咱吃個飯,然後去看個電影吧?”
長久以來,太壓抑了,需要徹底放鬆一下才行。
“嗯,我聽你安排。”丸子頭在後麵小聲的低語。
要是吃完飯接著回招待所的話......,不會有什麼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