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怎麼都擋不住啊(1 / 2)

回到醫院的張子明,並沒有刻意拉丸子頭去賓館。

丸子頭也不想做的太明顯,所以臨時沒有這個想法。

張子明隻能自己一個人返回賓館。

翌日。

太陽照常升起,張子明隻感覺,自己的醒悟,還不算太晚。

這幾天一定想好說辭,返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動“大包幹”政策,提前落地。

誰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就一定要按照順序推進啊。

前世的時候,民安縣可是按照順序推進的,從“定額包工”開始,逐步按照“聯產到組”、“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包幹到戶”推進,按照“包工”、“包產”、“包幹”的順序進行。

現在,就得按照一步到位的方式進行,要不怎麼解放勞動力啊?

膽子大一些,步子邁的大一些。

張子明想把這個節奏帶起來。

帶節奏,不難。

兩天之後,好消息不斷傳來。

第一個好消息就是,縣體校與家具廠的合作談妥了。

電話中,張曉勇非常的激動,畢竟這是他負責家具廠以來的第一筆大單。

當然也是沾了張子明的光了。

這筆生意,至少兩個月內,家具廠閑不著。

除此之外,在大北河公社駐地,瓶子村家具廠門市部也準備就緒了。

首批家具樣品也都到位,隻等郭書記剪彩開業了。

張忠和跟張曉勇的想法還是偏保守,穩紮穩打的方法,先把大北河公社的生意做好,再逐步擴大到縣裏去。

張子明也決定尊重他們的意見,畢竟家具廠和磚窯廠是村裏的集體企業,並不是他張子明的。

張子明隻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的。

何況,現在要做自己的個體生意了,精力肯定也顧不上了,就由著張忠和跟張曉勇去了。

自己在合適的時候,幫著介紹一下客戶,還是可以的。

家具廠那邊,隨著課桌不斷的被拉走,木匠師傅越來越有時間打造常規家具。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快就在大北河公社,先開設一個門市部的原因。

常態化家具永遠不缺市場。

課桌跟體育器材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可能一直有的。

第二個好消息,是劉小惠帶來的。

劉小惠的姑父把所有事情都已辦妥,同時也有一個交待。

那就是,等民安縣可以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的時候,就及時在當地辦理,辦理完之後,一定來省城,把這個臨時的營業執照注銷處理。

對於這一點,張子明也理解。

畢竟不是很合規,如果時機一到,不用劉小惠姑父提醒,張子明也會這麼處理的。

同時,也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那就是徐興文的任命一直沒有下來。

地中海下台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了。

隻是會安排誰當廠長,縣裏目前沒有準信。

難不成徐興文還要等到幾年之後才當廠長?

那自己出謀劃策,讓地中海提前下台,有什麼意義。

地中海是咎由自取,隻是讓他提前下台而已,不能因為是提前下台,就不讓徐興文轉正吧?

不行,徐興文的事情還得想個辦法。

掛掉電話的張子明,琢磨起了如何再助徐興文一臂之力。

張子明把點子想到了徐一民身上。

要把媒體的身份利用起來啊。

雖然是80年代,可是80年代的媒體更為重要。

因為傳播方式極為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