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記,有什麼為難之處嗎?試點而已,不是全麵鋪開。”

郭書記的糾結,張子明想不明白。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郭書記為難?

郭書記的口碑是有的,按理說對於這次的試點,應該很支持才對啊?

“沒有為難之處,隻要是為了村民,都值得一試。”

郭書記像是做了重大決定一樣,慎重的點了點頭。

先幹了再說。

全公社四五萬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他的責任。

難不成還因為馬上就要被提拔,就不去做事了?

何況,距離提拔還有一段時間呢。

如果再做出一點成果來,豈不是更好?

有什麼好糾結的呢?郭書記轉變了思路。

想清楚了這一點,郭書記瞬間來了精神。

“大包幹”的好處他一清二楚,隻是有阻力而已,阻力主要就是來自於頑固派。

總是把任何事情都跟資本主義扯上關係。

“郭書記,咱是試點,隻有兩個大隊,您可以先跟縣裏如實彙報,就說.........”

張子明把商量好的說辭一股腦捅了出來。

郭書記有著良好的口碑,這一次的試點,並不想給郭書記壓力。

所以商量的結果就是,是瓶子村和大林寨村兩個大隊書記主動要求進行試點的。

這樣郭書記的壓力就會小一些。

聽到張子明的描述。

郭書記略微有些臉紅,剛才還掛念著會不會影響他的提拔。

沒成想,人家都給考慮到了。

況且,他的提撥,說起來還是沾了張子明的光呢。

真是枉為公社領導了。

隨後,郭書記也說起了他自己的事。

張子明這才明白。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對於郭書記的猶豫,倒也理解了大半。

情況是這樣的:

郭書記由於在此次的教育設施大提升過程中,規劃得當、課桌升級遙遙領先,以及瓶子村和大林寨村聯合收割的壯舉,都被縣領導大大認可。

縣教育局的局長馬上到退休年齡。

所以幾位縣領導一致看好,讓郭書記進城擔任教育局長一職。

所以,郭書記才有了猶豫。

就怕這節骨眼上會出問題。

如果在這節骨眼上出了問題,板上釘釘的事情也容易黃了。

轉念一想,這還沒到時間呢,再幹一票再說。

何況,張子明這個家夥給他帶了不少的好運。

郭書記就打算,這一次,再信張子明一次。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次又賭對了。

當然,這是後話。

不管郭書記心裏是如何想的,反正現在是答應了試點的事情。

張子明這就放心了,不管抱著哪種心態,隻要是有利於廣大村民,那也是不錯的。

隨後,就把張忠和跟林正茂叫了進來。

四人一起商量了起來。

至於其他三位副書記,現在還不到時候,有了方案之後,自然會告知。

張子明三人離開之後。

郭書記立馬給縣裏的領導打起了電話。

跟縣領導及時彙報動態,這個態度還是要有的。

也是要看看縣領導的指示是怎樣的,支持與不支持,完全影響著後續的操作。

這位縣領導算是縣裏的三把手,職位不是最高,但是最受幹部與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