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後邊的一句話是:“我跟季長亮打電話的時候,他說金昌師專那邊也有人打聽你和你未婚妻的消息。”
“他知道我要和你打電話,所以就讓我順便也跟你說一下。”
這麼一說,張子明最起碼明白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金昌師專學校和校外都有人打聽自己和丸子頭的消息,地方有重疊,估計是同一波人。
而且,極有可能就是之前籃球場遇到的那個黃平。
季長亮肯定也能猜到是黃平,但是並沒有告訴趙海。
看來季長亮是真心為他張子明考慮。
擔心趙海會憚於黃平老爹的公職身份,所以沒有說出他的猜想。
相比之下,季長亮就不會避諱,教育係統是相對獨立的。
不像趙海,可能會跟黃平的老爹有些交集。
這個黃平,自己鐵定是要教訓他一番的。
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啾啾。
第二件事,趙海與季長亮打電話,很有可能對自己要開的服裝廠和服裝店討論了一番。
並且,最終認可了自己。
對於趙海的來電,張子明放在了心上。
“海哥,多謝提醒了,我這裏你放心就行,我是不會主動惹事的;如果遇到問題,也會找你求救的,到時候你可得幫我啊!”
還是得給趙海打個預防針。
不會主動去招惹別人,可並不意味著別人來惹自己的時候,自己無動於衷。
趙海應該能聽得懂。
“子明,咱是法治社會,有線索及時來找我,我不會袖手旁觀的。”
趙海表明了他的態度。
這態度還行,就是不知道真正麵對一些“二代”的時候會怎樣。
掛斷趙海的電話之後,張子明又撥了個省城的電話。
一番溝通之後,張子明更是把心放到了肚子裏。
黃平的老爹,連個副局長都不是,頂多算個二級班子成員,有什麼好得瑟的?
心裏已經有了分別對付黃平和黃平老爹的辦法。
小的打到他服了為止;老的拿上級壓死他。
就看黃平老爹會不會替他兒子出頭了,不出頭還好,要是強出頭的話,那自己可能就又要為民除害了。
.....
次日。
張子明哪裏也沒有去。
窩在新房裏,畫了一天的圖紙。
沒有美術功底,勉強能用吧。
雖然不好看,但是隻要是做過衣服的人,都能明白怎麼回事。
這些就是服裝廠的首批產品了。
開店計劃在九月份,那個時候店裏需要準備一部分夏裝,一部分秋裝。
東魯省的九月份和十月份還是會有“秋老虎”天氣的,夏裝還是能銷售一部分的。
尤其是開學季,大一的新生們未必能放的開。
但是大二和大三的學姐們,可是購物的主流。
最多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廠房就能建好,原料也能到位,就可以生產了。
在二叔的精挑細選之下,總共為服裝廠選拔了三十位優秀女工,有嬸子、有姐姐、有妹妹、有大娘。
這些人在家裏都是持家能手,針線活都是小菜一碟。
而且,這裏麵有10位女工,可以自帶縫紉機,這可是大大減輕了張子明的壓力。
劉小惠姑父以及楊佳明的關係,總共才從省城拿下20台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