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金昌要辦展銷會(1 / 2)

“李局長,咱金昌要搞這麼大的活動?”

李局長詳細解釋了這個名額之後,張子明一臉詫異。

大領導的想法很先進啊!

“意外吧?我也感覺意外,雖然這兩年提出要搞市場經濟,可是哪有行動的啊?不還是按照計劃搞生產嘛?這次可能來真的。”

李局長感同身受的解釋道。

什麼是市場經濟?

提了兩年了,沒有人能解釋的了。

一解釋,就容易往資本主義上靠近。

思想路線要是錯了,可是致命的。

這跟個體戶做生意還不一樣,對於個體戶是既不提倡也不阻攔。

而一旦形成文字性的指示,那可就是鐵證了。

“大領導真有魄力啊!”張子明點頭讚歎了一句。

即便他是重生而來,也要為一把手的魄力點個讚。

光這個膽識,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讓你說著了,大領導在南方城市幹過,早年跟隨父輩南下打過去的,現在父輩退休回北方老家,也跟著回來任職了。”

李局長的消息來源廣,新任一把手的信息早就打聽的一清二楚了。

“噢,原來是這樣啊!”張子明長歎一句。

金昌地區可從來沒有搞過什麼展銷會。

前世的時候,有沒有這個展銷會,張子明完全沒有印象。

這一世,就得好好把握這個機會了。

“是啊,這可是我們金昌的第一屆展銷會,以後的采銷格局有可能會有大變化的。”

李局長作為工商局常務副局長,對於經濟發展有一些見解,要不然也不會跟張子明這個個體戶有交往。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北方,對於個體戶還是看不上眼的。

不像是南方,經濟開放的程度要高一些。

比如說深城的蛇口開發區,自1979年成立之後,就開始了敢為天下先的改革試驗,不僅用人製度、工資製度、幹部製度都有變革,甚至還成立了由企業創辦的股份製商業銀行。

不可置否,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了吸引外商,尤其是港商的製勝法寶。

“李局長,那這次的展銷會允許個體戶參加,阻力大不大?”

張子明試探著問道。

雖然大領導有南方的先進改革經驗,但是能不能落地,才是關鍵的。

前世的記憶中,好像一直到了1983年之後,金昌市才迎來了個體戶發展的高峰。

“能不大嗎?一堆阻力。很多領導的意思都是一樣的,既然是政府舉辦展銷會,那自然就是展示國營單位嘛,理所當然。”

李局長現在站了一把手的隊,其實挺不容易的。

畢竟,能夠支持個體戶發展,是冒著極大風險的。

“李局長,那有幾家個體戶參加金昌市第一屆展銷會啊?”

張子明心裏打鼓。

如果隻有明欣服裝店一家參與的話,那可就是全市企業的活靶子了。

如果還有其他個體戶參加,至少還有可以一起共甘共苦的呢。

“呃...目前不多..”李局長皺著眉頭,一口氣哽在喉嚨裏,說起話來也有些吞吞吐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