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局長,我這邊說起來確實有幾個建議,那我可就大膽的提了啊。”張子明微笑說道。
李建軍點了點頭,雖然很含蓄,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有多麼急迫想聽到一些有用的建議。
張子明洋洋灑灑的暢所欲言了起來:
“第一,可以將場地劃分為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對應著一個行業,按照行業分區安排各企業的參展位置,比如說第一個區域安排機械類企業;第二個區域安排輕紡類企業.....”
之所以會有這個建議,張子明知道,當前各個局辦一般都是按照企業的規模來安排座次,有可能會讓食品廠挨著柴油機廠,很明顯,這樣是不合理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區域。
“第二,鑒於個體戶參展數量較少,可以單獨一個區域安排個體戶,這裏就可以不用按照行業劃分了。”
張子明雖然沒問,但是能猜的到,個體戶估計不會超過十家,單獨一個區域安排個體戶,既能凸顯一下個體戶,又能集中管理,畢竟國營廠和個體戶的政策是不一樣的。
“第三,對於國營廠要製定考核.....”
張子明總共十來分鍾的時間,講了五條建議。
李建軍感同身受,果然體製外的個體戶們更注重實用性,辦公室裏的這些下屬們提建議,總是圍繞著如何體現領導的重要性。
一個務實,一個務虛。
“子明,你的建議確實與眾不同,你不來政府部門上班,真是可惜了。”李建軍表揚了一句。
“人各有誌,人各有誌。”張子明笑道。
體製內的明爭暗鬥,相比生意上的爭奪,更為殘酷,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
張子明並不想投身仕途,還是利用信息差掙點錢,才能活的更安穩。
等張子明離開之後,李建軍把馮英浩叫到了辦公室。
李建軍自然明白投桃報李的故事,張子明能提出合理化建議,那他李建軍就應該在職責範圍內幫一把張子明,隻是身份敏感,所以由馮英浩出麵最為合適。
馮英浩自從上次黃正行鬧事之後,再加上他本身又與蘇大有相熟,所以跟張子明走的也挺近。
馮英浩自然也就成了李建軍的嫡係。
“英浩啊,子明那邊,你多關注一下,他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幫上地方盡量幫一下吧。”李建軍對於馮英浩交待說道。
“李局長,我明白。”馮英浩答應說道。
張子明最初是借助了省城周康年的關係,搭上了李建軍,現在全憑他自己的能力結交了。
這一點是跟蘇大有學的,蘇大有現在除了做生意之外,就是廣泛結交各路官員,未來的成功,還是有跡可循的。
馮英浩基於跟蘇大有的關係,就算李建軍不安排,也會對張子明上心的,隻不過兩個人上心的初衷不一致罷了。
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這之後沒幾天時間,馮英浩就真的出麵幫了張子明一把。
當然,這是後話。
...
時間來到了周二,中秋佳節。
這是張子明重生回來後的第一個重大節日。
隻是沒有想到這個中秋節會如此的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