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哥,這回輪到我感謝你了,這個合作對我來講,是一個莫大的提升機遇。”張子明首先感謝了陳家山的信任,同時,也要把這個機會給到朋友,於是又說道:
“不過,陳老哥,恕我鬥膽提個更合適的合作意見,您看行不行?”張子明還是忍不住要幫一把那兩個朋友。
雖然說這樣另帶朋友介入,很唐突。
但是從所有人的角度來看,比隻有張子明和陳家山合作,那是更高層次的共贏。
“噢?說來聽聽。”陳家山饒有興趣,難不成還能合作出花來?
“陳老哥,田局長,是這樣的,我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服裝一廠的任敬堯,一個是鞋帽一廠的劉雲波,我想把他們兩個一起拉進來,來料加工交給他們,我隻做自己的品牌銷售。”
聽了張子明的建議,陳家山有些眉頭緊鎖,貌似有點介意。
介意也正常。
這次的合作,主因是陳家山報恩;次因才是張子明的服裝吸引了他。
如果張子明這樣不知好歹的繼續拉人入局,那豈不是把他報恩的心拿著泛濫了?
雖順他是看著盧衛平的麵子來的,但是金昌的國營廠不止這兩家吧?
相反,田進福這個外貿局長倒是有些喜滋滋。
如果僅僅是一個個體戶跟香江大老板達成合作,他還真有點擔心輿論。
難道就置這麼多的國營廠於不顧了嗎?非得推一個個體戶?
所以,如果張子明說的這兩個國營廠也能一起入局,那就好多了。
不管最終是不是這兩家,還是其他的兩家,對於田軍福來說,是一樣的。
誰讓進出口權沒有下放放給企業,都在他的手裏呢?
一下子有兩家國營廠進入香江市場,那他這個外貿局長,豈不是白撿大大的功勞?
田軍福仿佛看見了副廳級的晉升職位,已經在向他招手了!
張子明看到陳家山的反應不是很理想,又急忙開始解釋道:“陳老哥,我不是道德綁架你,我這個建議是一舉四得。”
“你說說看,怎麼個一舉四得法?”陳家山來了點興趣。
如果張子明解釋的到位,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如果解釋的不好,那無非就是合作取消嘛。
那也不會損失什麼,最初的計劃就沒有進軍香江市場這個打算。
大不了還是按照起初的打算,一步步的啃食東魯市場,然後再北上東北,南下華中華南。
“這第一得呢,先說說盧衛平書記,如果一下子有三家企業,其中兩家是國營企業進去香江市場,那對於盧衛平書記的威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金昌的政治生態會更大的向他傾斜。”
陳家山和田軍福都肯定的點了點頭。
陳家山聽到對盧衛平有利,算是接受了半分。兩人是多年的老友,老友的政績,他是能幫則幫。
“這第二得嘛,再說說陳老哥,金昌第一服裝廠和第一鞋帽廠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有大批的技術工人,對於來料加工的合作方式,極為擅長,我的建議是來料加工的板塊交給他們兩家做,這樣,品質是一個保證,這對於陳老哥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