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金昌,張子明並沒有直接去拜訪感謝盧衛平,而是先找李建軍表達了一下這個意思,直接去找盧衛平還是有些唐突。
李建軍自然樂於助人,讓張子明等消息就行。
不會閑著的張子明又去跑了一趟外貿局,對接了一下發貨的情況,再有十來天,首批貨就要發香江了。
外貿局的田軍福也是盧衛平一條線上的,跟張子明之間也比較熟悉,兩人沒有什麼太多的廢話,很快就聊完了。
從外貿局出來,張子明還是去了大有飯館,好歹也是股東呢。
不能完全放任蘇大有去管理,也得適當的參與一下,要不然太沒有存在感了。
“子明吧,你來的正好,我跟老謝正在發愁呢。”張子明一進門,蘇大有就像看到了救星。
張子明要是還不來的話,蘇大有計劃去張子明老家找人了。
現在的蘇大有對張子明極為依賴,因為張子明總會有些新點子讓人眼前一亮。
“咋了?兩位老哥。”張子明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
這才開業多長時間啊?難不成還遇到收保護費的了?還有人這麼沒眼力勁嗎?
“子明啊,咱現在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一下。”謝振國扶了扶眼鏡。
“啥問題?”
“就是咱們飯館,你也知道,一半以上的顧客都是些來往的司機,他們反饋咱的菜品花樣太少,跟一些大城市相比有欠缺,我這不是跟老蘇商量著呢。”
這個問題,張子明倒是沒有感到驚訝。
80年代的司機,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工資高,待遇好,各種補貼和報銷在手,而且還能賺外快。
所以,80年代的司機們,多金又見識廣,自然對於物質的要求也就隨之提高。
出門在外,吃的好一點,並不過分。
其他人提要求的話,張子明反倒是會納悶,司機群體提要求,一點都不奇怪。
“這不是什麼難題,不就是菜品花樣嘛,多大點事,交給我就行。”該張子明出力的時候,張子明毫不含糊,隻有這樣,才能在團隊中不可或缺。
“廚師的活,你也會?”蘇大有很驚奇,對於張子明的了解,感覺還是不夠多,到底隱藏著多少技能啊?
謝振國也是一臉期待的看向了張子明。
“誒,兩位老哥,別太好奇,我也是湊巧去外地的時候嚐過一些特色菜,都是咱這裏沒有的,不過,我也未必能做出來,我先整理一下,到時候我跟咱的大廚一起研究一下。”
張子明當然是想拿一些後世才有的菜品出來,為了不那麼驚豔世俗,假裝跟大廚研究一下吧,那個大廚反正是蘇大有的親戚,絕對不會泄密的。
說幹就幹,張子明當即拿來了紙和筆,整理起了菜單和用料,所有的新品都得需要試菜才行。
沒有的材料,現場安排人員出去采買。
張子明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合夥的大有飯館絕對會掀起餐飲界的一股潮流的。
雖然第一招待所是金昌的第一水平,也隻是有規模、有檔次而已,也僅限於此。
而大有飯館這一次菜品的更新,絕對是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絕對是一流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