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打天下易,守江山難(1 / 2)

看著光是幹嚎而不流淚的蒙雄,趙雲啞然失笑。

不過為了手底下那些將士們的福利,說什麼也不能讓步,於是也賣慘道:“陛下!邊疆戰事吃緊,如今又逢草原寒冬,將士們頂著霜雪和淩冽寒風,開疆拓土萬裏,用血肉和汗水換來了肅遠二州百姓的安寧,都是不得多得的好兒郎。”

“再從他們手中調走軍備,就是在割其肉,飲其血,豈不是讓人心寒?”

“雲以為,大秦的輝煌,既要靠陛下英明決斷,也得靠將士們一刀一槍去取,大荒形勢錯綜複雜,遠未到刀劍入庫、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

“雖然太穀前期所需的軍備不多,但每援助一顆掌心雷,一把百麵傘,都有可能導致我大秦邊關出現漏洞,給將士們帶來重大傷亡,這讓末將如何下得去手?”

趙雲說完,麵色真的沉痛了起來。

秦夏之爭,在鷹騎奇襲鐵蒼城後,攻守易勢,但不代表白毦軍團沒有傷亡。

即便他費盡心力在將士們出征之前,發動白毦軍魂天賦,提高訓練效率和戰鬥力,可戰爭不是兒戲。

夜襲、伏擊、山地、沼澤、正麵衝鋒、騎兵對抗.....

一個疏忽,就有可能丟了性命。

尤其是一開始,靈藥房和軍器監成立之前,兩國的普通士兵基本沒有代差。

隻有占比極少的高階軍官有雲鷹護體,修行高階功法。

那時的傷亡也是最大。

打到現在,大秦這邊形勢一片大好。

可死去的萬餘將士不能複生,就算是將撫恤金提高了數十倍又有何用。

自古都是打天下易,守江山難。

大夏國境遼闊,處處需要守備。

因為戰爭而對大秦心懷怨恨的不在少數,刺殺、下毒等下三濫的手段層出不窮,還不知道要死多少兒郎。

這讓趙雲心中始終帶有幾分愧疚。

雖說馬革裹屍是軍人的宿命,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現實未免太殘酷了些。

可以的話,他希望大秦兵將人人如龍,高階裝備兵器數不勝數,能夠放心的馳騁疆場,凱旋而歸。

蒙雄一時語塞,放棄了爭辯。

內憂外患,如今是哪個危險,其實很好分辨。

九州之地,糧草充沛,兵甲精銳,導致下山歸良的山賊越來越多,不少都洗心革麵,老老實實種起了地,養起了牛羊,有多少人還樂意去窮山僻壤,冒著殺頭的風險占山為王?

再者,飯都吃不起的山賊又能養出幾個高手?

訴苦之時,他盡量誇大了說,但自知大將軍也是個愛兵如子的好統帥,不能太昧著良心,胡說八道。

十大家族的毒瘤都被一掃而空,他麾下的鐵血軍團最近都分出去大半看押罪犯,修建馳道,風險確實降低了不少。

反觀大夏,民風彪悍,歸化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處處提防。

所以趙雲的心思,他能理解。

“兩位愛卿的苦衷,朕已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