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幾個小家夥,也不是那麼想要走路,大概也隻是好奇而已。
有蘇軟軟和趙娟子的引導,他們還是更喜歡四肢著地的感覺,每天爬來爬去不亦樂乎。
也就是現在天氣還暖著,他們穿的也都單薄,行動起來也很是方便。
等到了十月裏,天氣冷下來,他們穿上了厚實的棉衣之後,行動沒那麼利索了,就是想爬的這麼快,也沒那個機會了。
快到十月的時候,傅聞璟回來時,終於帶回來了一封信。
信是傅春山寫的,除了一些日常的話語之外,果然還說了大娃要結婚的事情。
大娃的媳婦兒,就是隔壁生產大隊的一個姑娘,長相如何暫且不知,但是家裏條件和傅家差不多,姑娘小學畢業之後,就輟學回了家,先是在家照顧弟妹,做飯洗衣打豬草。
等年紀稍微大一點之後,就開始跟著家裏人一起下地幹活掙工分。
幾年下來,地裏的活兒一把抓,是個勤勞能幹的,也是個能持家的。
傅家給了十幾塊錢的彩禮,還給了幾塊料子,女方家裏用料子給女方做了嫁衣,又把那十幾塊錢給她做了陪嫁。
可以說,兩個家庭都不貪這一點錢,把這一點兒東西給了兩個孩子,用來當他們小家的私房,兩個人就這麼結了婚。
傅春山信上說,之所以把這件事情寫進信裏,主要是因為傅聞璟是他們的小叔,他們結婚總要跟傅聞璟說一聲,並沒想著讓傅聞璟給他們準備什麼東西。
傅春山的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是傅聞璟和蘇軟軟當然不能什麼都不準備。
畢竟他們是做小叔小嬸的,真要什麼都不準備,傅老大會不會有意見不一定,但劉秀娥肯定會有意見。
哪怕已經一年多沒見劉秀娥了,但蘇軟軟對劉秀娥的印象還是很深。
蘇軟軟並不是怕劉秀娥,隻是覺得沒有得罪的必要。
東西也不用準備的太多太好。
蘇軟軟在淘金金上買了兩個大紅色的枕巾,還是這個年代流行的料子和款式。
像是這樣的大紅色枕巾,那可不是一般的便宜,隻要九塊九。
雖然在蘇軟軟看來,這個顏色和款式是真的有些老,可在這個年代,卻是十分流行的東西。
誰結婚的時候要是能有這樣一對大紅色的枕巾,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看見了都要羨慕不已。
有的當爹娘的都不一定會給孩子準備,蘇軟軟和傅聞璟作為小叔小嬸,能給準備這樣的禮物,那是十分給麵子了。
別說是這一對新婚的小夫妻了,哪怕是劉秀娥那樣的性格,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蘇軟軟探頭朝著信紙上看了一眼,“爹有沒有說娘的身體怎麼樣了?腿養好了嗎?”
都說傷筋動骨100天,這都已經過去好幾十天了,應該也養回來一些了吧?
蘇軟軟正想著,就聽到傅聞璟道,“爹說已經養的差不多了,還說你寄回去的那什麼壯骨粉特別的好,喝了之後骨頭長得很快,現在都已經活動自如了。
要不是有爹攔著,人都想要自己下去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