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拯救貧富懸殊年代文中的暗戀腦(14)(1 / 2)

上午的初試考完,要等上一天的時間,第二天下午在考場當場宣布入選第二輪的考生。

就一天的時間,負責評選第二輪入選文章的裁判們掃視一篇文章通常不超過一分鍾,題目、開頭、結尾,三者均滿足有突出亮點,即可入選。

第一輪的寫作關鍵詞是偉大,任何考生覺得是偉大的人、物、事都可以作為主題進行詳細描述,上交上來的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寫的個人,有父母、有先輩、有詩人等等。

薑靈昭描寫的農民群體的文章在這裏麵是獨一份。

批改薑靈昭文章的裁判特意放慢了審視的速度,他倒是要看看這個考生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好文!絕世好文!”

這個男裁判拍案而起,引來了其他正在批改文章裁判的注意。

什麼情況?這麼大驚小怪的?!

“諸位,都來看看這篇文章,題材新穎,文筆老練極了!”

這下就連孫華心都被他喊了過來。

孫華心一來,其他裁判都得讓道,畢竟這可是孫華心,國學大家,這次大賽的主裁判。

拿過文章細細端詳起來,孫華心越往下讀就越覺得有種熟悉感,這種熟悉感不是莫名得來的,他大約是曾經讀過這位考生的文章。

翻到姓名編號一欄一看,薑靈昭,編號65號。

孫華心這才生出了些果然如此的感覺,一個人寫到文章即使題材不一,但細細品讀總是能發掘出其中一致的東西,薑靈昭的文章就是如此。

她大膽尖銳的觀點,以及宏偉的大局觀總是為文章增色不少。

“不錯!”

孫華心說完這兩個字後,就把文章再度還給它的批改人。

就光憑這兩個字,這篇文章就必須進入下一輪角逐當中去!

等到第二天下午,監考員當場叫到姓名和編號的考生留下,未被念到的都需要即刻離場。

麥青村的知青們被淘汰了大半,僅有薑靈昭、魏梅秀以及柳文致、歐陽銘留了下來。

第二輪要求在三小時內寫完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觀點可褒義也可貶義,主題是——北溪市。

柳文致心中暗自大喜,這明晃晃地就是要給他們北溪市人送分啊!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溪市人,要寫關於北溪市的文章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在場跟他一樣的考生也不在少數,都覺得是主辦方在給本地人送分!

外地考生卻是頭疼不已,他們來北溪市才兩三天,能對北溪市知道些什麼?

魏梅秀手心裏直冒汗,筆都快握不緊了,心跳越快的時候就越想不到好點子,她到底能寫些什麼關於北溪市的?

薑靈昭的位置就在她的左上方,看著薑靈昭已經開始動筆的背影,魏梅秀又急又無奈。

突然她又想起了第一輪考試前那個晚上薑靈昭對她說的話——要相信自己能行。

默念了幾遍相信自己,神奇的是,心真的就慢慢就靜了下來,靈感也隨之閃現。

三個小時的時間,薑靈昭幾乎沒停過筆,考試要求3000字以上即可,她寫了快6000字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