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府
安家、陳家、於家,三大世族的話事人全都齊聚於此。
同為話事人,於玉其實不用這般親自為安家和陳家沏茶的,但於玉在這裏麵算是小輩了,小輩有求於長輩,姿態便放低下不少。
三大世族雖說並為三大世族,但安家和陳家的底蘊又是於家所不能及的,向來也是安家與陳家私下來往密切,跟於家的關係說近也近說遠也遠,都是上幾代人有姻親關係,如今都已淡去。
於玉此次有求於這兩家,還未開誠布公之前,就已送上厚禮,無論於玉其人秉性如何,但出身這般大世族,這些根深蒂固的本能是不會忘卻的。
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態度。
寒暄送禮過後,於玉才談及正事。
“晚輩就一個女兒,再加上其父親早逝,難免對其驕縱了些,想要什麼,就都滿足她。晚報愛幼之切,沒想到反而卻害了她......”
“如今被押送在刑獄司,晚輩在這求求諸位了!新帝施威,對刑獄司百般嚴加看守,以晚輩一人之力沒法救我那苦命的孩子,諸位如若能救晚輩女兒一命,晚輩就算散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於玉說再多的話都不如她最後一句散盡家財來得管用。
這安家和陳家雖說是比於家底蘊深厚些,但不代表她們就對於家這塊不小的肥肉不趨之若鶩。
相反,她們一並覺得這是一筆極其劃算的買賣。
不過是從刑獄司救一人出來而已,就能將於家大筆現成的家業收入囊中。
就算於玉此人狡詐易悔,她們也能自己前來索要。
而且再說了這又能有什麼差錯?
不過就算救一個小丫頭出來而已,對於她們兩家來說,隻是打點打點關係就能疏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這縱觀天下,哪裏還能尋到這般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呢?!
安家和陳家的話事人幾乎從中找不出有什麼值得拒絕的地方。
所以,隻是假意猶豫了一瞬,安家和陳家就應聲了下來。
這筆買賣在於玉無上限的高價“懸賞”下雙方友好地達成了。
在送走安家和陳家的人後,於玉麵上的淚水還未擦拭幹淨,便將整張臉上的哀愁卸了下來。
安家和陳家看不起於家,這是於玉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但今日又再一次讓她認清了這個事實。
她們敷衍應下的神情浮現在於玉的腦海之中,甚至於在聽到她寶貝女兒因為何事被刑獄司擄走時露出的不屑暗諷,於玉都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她早已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決定。
新帝登基繼位後,不斷向世族施威,逼迫世族交代多年來犯下的隱秘罪行。
於玉知道,新帝向那些不大不小的世族施威實則是在向她們三大世族施威。
殺雞儆猴便是如此。
於家是犯過不少錯,但!這跟安家和陳家相比,她們於家犯下的事情又能算的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