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的時間,破曉計劃第二輪篩選比賽最終排位名單就新鮮出爐了。
入選最終輪篩選比賽的選手除去抽到排位名單外,還有千萬聯邦幣的獎金打入私人賬戶。
不過,這都不是最令人矚目的。
與排位名單、獎金入戶一同被接收的還有一封破曉計劃第三輪篩選比賽的邀請函。
第三輪篩選比賽的開始時間就在五天後,關於時間緊這一點,眾人已經習以為常,畢竟五天時間也還算充裕。
這封邀請函的重點在於第三輪篩選比賽的內容以及形式。
前兩輪篩選比賽的側重點很明顯是考察選手的智力與體力的雙重實力如何,但第三輪篩選比賽的側重點卻是顯然不同於前兩輪的。
模擬牆外實戰,這簡短的六個字裏就有四個字是足以讓選手大腦停滯的。
牆外?是哪個牆外?中心區圍牆外?還是第二區圍牆外?總不能是第四十五區牆外吧?!
實戰?究竟是跟誰實戰?是選手之間對決?還是...選手與其他人一起對決?
薑靈昭細致地閱讀了兩遍這封邀請函。
得出的結論是聯邦總局總算是亮出了真正的底牌。
還記得破曉計劃的宗旨是尋找人類新的希望,而什麼樣的選手才配稱得上人類新的希望?
那一定是有重任在身,就比如“捍衛人類生存”,又或者是“開拓新的人類篇章”。
這二者中後者還遠不是現在全人類所應該考慮的事情,唯有前者是迫在眉睫的。
不要以為生活在牆內就是安全的,事實上人類選擇生活在牆內恰恰是無可奈何的妥協之舉。
退讓所換來的平靜生活不會長久的,因為威脅的根源還在肆虐成長著,不曾停止。
所以,要想打破這樣平靜的生活實在是太過容易。
隻要第四十五區牆外略微失守,平靜的生活就將被投入滾燙的岩漿,沸騰、灼燒、死亡都是既定的流程。
與降臨的天災相比,人類的抵抗微小得可以忽略。
人類唯一能做的是盡可能地在天災降臨之前,做好充足的預備,不至於在麵臨風暴之時,脆弱的不堪一擊。
破曉計劃的宗旨之下還深藏著並不為廣大選手所知的真實目的。
但現在,聯邦總局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向整個聯邦隱晦地宣布了他們的真實目的————招攬能夠共同抵禦牆外力量的精英。
牆外的形勢也勢必在這段時間有著劇烈的動蕩,破曉計劃一輪又一輪的不斷壓縮著比賽時間間隔,就是因為聯邦總局無法再等下去。
許多人以為破曉計劃最終篩選的選手會就任與聯邦總局,其實也不能說完全錯,的確是聽任於聯邦總局,但卻並不是在中心區的聯邦總局就任,更有可能的是去往第四十五區以及牆外。
薑靈昭並不十分清楚第四十五區以及牆外的形勢如何,但她憑借直覺也能猜測出一些,如果不是十分糟糕了,聯邦總局不會這麼著急。
這樣看來,巨額的聯邦幣獎金既是誘餌也是補償。
在這個幾乎所有人都格外惜命的世界,聯邦總局要想使得更多人參與到這場“遊戲”當中來,除去必要的偽裝外,足夠打動人心的金錢數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籌碼。
得到獎金的選手就像是自願咬上鉤的魚兒,他們的命運從此掌握在垂釣者的手中。
是生是死,皆在垂釣者的一念之間。
在破曉計劃最終輪結束之後,最終篩選出來的選手究竟會被賦予怎樣的使命?
尚且都是未知的。
但薑靈昭並不感到絲毫恐慌,麵對未知之所以恐慌是因為將自己內心恐懼的事物投放之中。
這對於薑靈昭反而來說是個機會,去找尋在這個世界屬於她的使命。
她會耐心等待那一刻的來臨。
-
聯邦總局大樓
會議室內的氣氛降到了冷點。
“為什麼不提前告知我們?!這麼重要的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就可以決斷的!錢薇你別以為當上錢席了,就能如此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