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陰,小雨。
南方三楚之地上,有條滔滔大河,河水傍山而向西一直流淌,最終彙入了西洞庭,是條發源很久的古河,不知深淺。
大河上遊,有條荒廢已久的石拱橋,因年代過於久遠,不便修繕,早已被其他現代化的新橋所替代。
此刻的雨幕中,有個人從河岸邊的大青山走了下來,行至橋邊時,陡然停下腳步。
這是個約莫二十出頭的青年,眉清目秀,隻不過打扮稍微有些土氣,其穿著一襲粗布麻衣,腰間掛著一個鼓鼓的黃色老舊包裹,腳上是一雙草鞋,褲腿卷得老高。
青年輕咦了一聲,站在橋上向下望,眼裏爆射出一道精芒,似透過那渾濁的河水,看見了河床底部某個東西,正在吞吐紅珠,極為不凡。
“你也不容易啊,百年修行,今天終於要守得雲開見月明,算了,算了……”
神神叨叨的青年暗歎一聲,隨後又從包裹裏取出一把古朽的木劍,當下咬破指尖,將一滴滴鮮血染在了木劍之上,徑直的將木劍掛在了橋中間的拱洞之上。
“掛上一把斷頭劍,染我禁血,殺你封正後的七分戾氣,望你莫要興風作浪,傷天害理。”
做完這些,青年這才準備放心的轉身離去,忽聽得下遊處,傳來了敲鑼打鼓聲,一行浩浩蕩蕩的人影出現在了河岸邊。
“城隍蛇官鎮陰路,孤魂野鬼莫擋門,起水!”
為首的是個身穿道袍,頭戴道帽的老道士,手持一把桃木劍對著河水一陣揮舞不絕。
隨著他一聲大喝之下,身後數十位披麻戴孝的孝子孝孫在一片哭哭啼啼之中飛速的忙活了起來。
雞鴨牛羊、飯團齋品,一籮筐一籮筐的被人倒進了河裏,孝子之中,一名雙手抱著一張黑白照片的中年男人‘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哭著說:“龍王爺保佑,各路冤魂厲鬼、山精妖怪莫要欺我爸,讓他安心的去吧……”
“時辰已到,燒仙轎,放河燈!”
老道士大喝一聲,身旁立馬是有人將紙紮的花轎,金童玉女紙人就地焚燒起來,漫天的紙錢也隨之飄灑而起。
三盞用鮮紅的紙做成的河燈被老道士放入河水中,其中一盞河燈內,囚禁著一條巴掌長的青背鯽魚,正隨著河水漸去。
橋上的青年將這一幕盡收眼底,臉上浮現出一道怒容:“麻煩了!這時候居然有人起水,河底的東西肯定按捺不住了!”
這起水,在陰陽法事中又稱賑河饑,某些生前作惡多端之人在剛死的一段時間,陰差尚未來臨,這時候方圓的遊魂野鬼、河裏的精怪,都會輪番來欺辱它。
所以苦主就會請來道士做法,拜城隍土地,鎮四方野鬼,敬河伯龍王,壓山野精怪,以此希望亡人不受欺辱。
河麵上肉香撲鼻,引來了水底無數的魚蝦爭奪那些生肉,互相撕扯著,一隻約莫有磨盤一般大小的東西浮出水麵,興奮的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爸爸,這王八好大,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
這時,岸上的中年男子身邊,有個年約十八九歲的姑娘指了指那東西,小聲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