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達成協議(1)(1 / 2)

於楊用霖提出的人員配置,徐傑大體上還是同意的,因為楊用霖完全是按照幾支分艦隊的作戰特點來安排合適的指揮官,指揮官很少有全能的,他們有各自的特點和所擅長的方麵,而艦隊也是這樣,尤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更是有明確的分工。楊用霖為兩支快速艦隊分隊以及裝甲巡洋艦分隊安排好了人手,最後還剩下輕巡洋艦編隊,對於分散的6艘輕巡洋艦,徐傑並沒有關心這些小分隊的指揮官是誰,因為他們的任務是最簡單的,那就是尋找對方的商船予以打擊,同時將偵查到的敵艦情報發送給其它艦隊。如果遇上打不過的可以果斷跑路。簡而言之就是打劫加偵查而不是戀戰!

海軍是一個體係,裏麵不同戰艦在整個體係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有的戰艦並不是以摧毀對手為目標的,比如說輕巡洋艦和潛艇,那種一見麵就上去打個你死我活的做法在有些時候是不可取的,對於偵察巡洋艦來說,打掉商船,然後發現對手的時候及時將對方的行蹤稟報上峰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隻要把握這個核心,就不會出大錯。

但是對於那三支無畏艦和裝巡分隊的指揮官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需要根據戰場的形勢作出預判,他們的決定關係到整個戰局的發展,可以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如果其中一支艦隊被對方以較小的代價吃掉的話,那華夏海軍後麵的戰爭就不好打了。所以這些戰艦不像輕巡洋艦那樣是消耗品,即使是一艘有些過時的加裏波第型裝甲巡洋艦都是十分珍貴的資源!

總體上來說林永升的2艘龍旭級戰列巡洋艦是任務最多樣,行動彈性最大而且最危險的分艦隊,他們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是否攻擊對方的大型船隊或者小艦隊,甚至可以決定是否攻擊對方的港口和要塞。而因為過於活躍,他們很容易被對手發現。而遭到大量巡洋艦甚至是快速戰列艦的圍堵。甚至有的時候他們要做誘餌去吸引對方關注。所以對於林永升他們來說消滅對手是次要目標,達成戰略目標調動敵人和保存自己才是第一要務。

真正的攻擊任務是交給鄧世昌手中的三艘龍泰級快速戰列艦完成的,林永升手中的2艘龍旭級戰列巡洋艦不過是翼騎兵而已。速度很快攻擊力也很強但是本身脆弱,打擊弱小目標還可以,但是對付硬骨頭就不行了,而鄧世昌手中的三艘龍泰級快速戰列艦則是航速、火力和防護的平衡產物,速度足夠擺脫俄國主力艦隊,火力和防護足夠對俄荷艦隊中的快速戰列艦形成優勢。當發現魚兒上鉤後,鄧世昌的艦隊將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對手致命一擊,他們存在的目的是在合適的時候重創對方艦隊,而不是用寶貴的快速戰列艦去破交,同樣是海上遊弋,但是針對目標不同則意義完全不同,打擊對方艦隊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對方的海上力量的基石。而破交則隻是給對方增加一些麻煩而已!

至於劉冠雄指揮的5艘裝甲巡洋艦嗎?徐傑巴不得他們永遠不用上場才好。劉冠雄的裝甲巡洋艦編隊會在什麼時候動用呢?一則是林永升的艦隊被困住,而鄧世昌無法趕到的情況下,需要劉冠雄去頂缸。而第二種情況則是雙方爆發決戰的時候,俄國集中全部快速戰艦甚至部分主力與華夏快速戰列艦編隊展開交戰,我方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集中兵力的時候。無論是哪種情況下都意味著華夏海軍先遣艦隊必須在情況不利的情況下與對手作戰,如果說無畏艦對俄荷還有優勢的話,那麼這些裝甲巡洋艦在捉對廝殺中就占有劣勢,他們防護一般火力很弱,甚至速度都不快,一旦戰局不利被舍棄的一定就是他們!

“先遣艦隊的指揮官就先這樣吧,我們安排一下主力艦隊的人員,薩鎮冰這個人很不錯,知道輕重,並且富有犧牲精神,識大體顧大局讓他指揮輕巡洋艦編隊我還是放心的。剩下的3艘歸遠級和主力艦隊所屬的輕型巡洋艦都交給他吧。雷擊編隊的人員也好找,老北洋中的魚雷艇部隊的老人中找找就可以了。現在主要就是7艘無畏艦的人選問題。”徐傑說道。

“適合帶主力艦的主要是這幾個人,劉步蟾、林泰曾還有程璧光,劉將軍就不用說了一直就有帶大艦隊的經驗。林泰曾將軍資曆夠了,但是比較中庸,他在指揮方麵不會有神來之筆,但是也不會出大錯誤,程璧光將軍嗎,怎麼說呢,在下了解的不多,不過我們把老外洋艦隊拆了後,不給人家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怎麼行?”楊用霖有些為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