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1 / 3)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顧忌別人的看法而改變初衷。明明告誡自己不必理會別人怎麼說,不必在意別人的臉色,可當你麵對眾人,你就有可能跳不出這個怪圈了。還記得《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和殷素素嗎?他們隻有在荒島上生活的那幾年是幸福快樂的,因為那時他們不必麵對世人;當他們回到中土後,終究因不能麵對眾人的口伐而雙雙殉情。

其實別人的看法不一定是一麵澄淨的鏡子,最重要的還是問心無愧!人生的束縛實在太多了,何必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人活著,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的!如果你每做一件事都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豈不是很沒有自我?豈不是很累?

其實,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做到讓每個人滿意,盡管你已是竭盡全力了。因此一個人無須因為別人的討厭而失望,並且要時刻提醒自己:無論你怎樣卓爾不群,仍會有人不喜歡你,這無所謂。

布恩·塔金頓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的作品有《偉大的安伯森斯》和《愛麗絲·亞當斯》,均獲得普利策獎。

在一次藝術家作品展覽會上,兩個小姑娘十分虔誠地請他簽名。

“我沒有帶鋼筆,用鉛筆可以嗎?”布恩·塔金頓其實知道她們是不會拒絕自己的,他隻是想表現一下,身為一個著名作家謙和地對待普通讀者的大家風範。

“當然可以。”女孩們果然爽快地答應了!並且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一個女孩很快將精致的筆記本遞給布恩·塔金頓。他取出鉛筆,瀟灑自如地寫上了幾句鼓勵的話語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誰知道女孩看過他的簽名之後,將眉頭皺了起來,並仔細地觀看布恩·塔金頓,問道:“你不是羅伯特·查波斯?”

“不是,我是布恩·塔金頓,《偉大的安伯森斯》和《愛麗絲·亞當斯》的作者,兩次獲得普利策獎。”

不料,這個女孩扭過臉來對另外一個女孩不屑地聳聳肩膀說:“瑪麗,請把你的橡皮借我用用。”

刹那間,布恩·塔金頓感到無地自容,所有的驕傲和自負化作烏有。

回到家裏,布恩·塔金頓仍然為剛才的不快感到難過。這時,他的兒子走上前來,給了他一個橘子。布恩·塔金頓的兒子非常喜歡吃橘子,可布恩·塔金頓本人平常連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於是,兒子就勸爸爸說橘子富含維生素C,多吃對身體有好處。心情煩躁的布恩·塔金頓回答道:“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歡吃,因為我壓根就不喜歡橘子的味道。”

話音剛落,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立刻高興了起來。原來,他頓悟了一個道理:哪怕再好的橘子,也照樣有人不喜歡。人何嚐不是如此呢?

我們無法做到讓人人滿意,即使是自我感覺很優秀的時候,也要時刻提醒自己:無論你怎樣卓爾不群,仍然會有人不喜歡你。

下麵這個故事也許能很好地詮釋保持心靈寧靜之道: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裏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麵,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