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九龍集團上道那以後大家都一致對外,如果九龍集團還不明白林楓的想法,那就是自己找死不要怪別人了。
眾人聽完林楓的建議都點頭同意,但是餘光都紛紛飄向九龍集團的眾人。
玄龍內心深處也知道這是林楓說給他聽的,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實際上內心中也在不斷的琢磨盤算,看看自己到底還有沒有翻盤的機會。
這一次討論除了是商議對外作戰的事情,同時還有劃分勢力範圍的意思。
這些領主們把國內的勢力範圍給劃了一下。
首先第一個原則就是每個領主自己已經占據的地盤,那就是自己的了。
比如說某某人占據了某個郡,但是這個郡內部有一個縣被其他的中型領主占據了。
那占領了就是占領了,這格局就暫時這樣了,不要因為這一個縣而導致領主之間再發生戰鬥了。
如果真的想擴張自己的地盤就去打那些諸侯或者說暫時無主的地方。
當然了,說是無主實際上也是有主的,那就是被大漢朝廷封的官員。
這些地方你如果有本事自然可以拿下來,這些地盤主要是以長江以南為主,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劉表和劉繇的地盤,長江以北現在僅剩下曹操、袁紹、劉備等人還占據了幾郡之地,其他方向早就已經被幾個大集團給瓜分了。
就現在看來,冀州已經被林楓預定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也沒有人不開眼的去他搶。
其實林楓也不在意是不是真的能夠拿下冀州,隻要冀州不屬於原袁紹就行了。
如果冀州真的被一群領主給瓜分了,那麼隻要形不成合力,沒有人惦記著依靠冀州的力量去爭霸天下,那也可以的。
真正還有領主機會的就是揚州和荊州,如果哪個領主還有意願在國內打下一片地盤,這就是最後的機會了。
說完這些話之後,這一次討論大家原本是商議對付小日子的軍事行動的,結果主要卻在說這些國內的安排,反倒是對小日子的作戰成成了閑話。
於是這些事情說完後大家還言歸正傳,再次把對小日子具體的作戰計劃放在了台麵上。
在帝天的計劃中,應該在蝦夷島擺出一副準備萬艦齊發、大規模渡海的架勢,把小日子的力量都給吸引到秋田縣。
然後用另外一支艦隊從遠海繞道,直插小日子的首都京都海附近。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這麼打的話不管到底能不能真的打下京都,可能大概率是不能的,但是至少也能把小日子給嚇出一身冷汗。
京都作為當前小日子曆史人物的首都,裏麵可是有不少的文臣武將的。這一仗打過去目的根本就不是想要通過這一戰把他們的首都打下來,而是在此期間擊殺大量的曆史人物好積累國戰時候的屬性加成。
等到優勢慢慢累積起來,正麵戰場就會越來越容易了。
大家是這麼計劃的,也是這麼做的。
所謂以正合以奇謀,蝦夷島這邊的艦隊就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就算有投偷襲的計劃正麵戰場也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