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道路建設跟上,後續的人手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跟上來拓展領地的邊界。
就這樣,在眾多玩家們對曹操發起圍剿的這一段時間,林楓他們已經上前進發了幾千裏。
按照林楓和帝天他們的推測,此時他們或許已經離開了青海等外藏區域,多半是已經進入了衛藏最核心的區域。
在他們的初步計劃中,這一次向前推進至少要到達拉薩一帶。
那一帶有麵積比較大的平原,適合在那裏建設中心城市。有了這個中心城市的依托,才可以考慮後續向更加邊疆的地方前進。
而與此同時,各國聯合起來遊說天竺國也出現了效果。
天竺國內對於華夏國的確有一股天然的恐懼感,這一段時間華夏國對外國戰的勝利也深深的刺痛了他們。
於是天竺國也開始動用一些力量,計劃在他們的那一側向雪域高原進發。
從地理上來講,天竺國想要到達雪域高原更近更容易,畢竟國家邊界線更加靠近他們的人口聚集區。
可天竺國內部卻有一個天然的劣勢,那就是他們國內各種勢力眾多,許多地方甚至連語言都不統一。
想要統一政令就非常困難。
如果說在現實中還有約束的話,在遊戲裏別人憑什麼要服你?
對於很多邊疆的勢力來說,你說你來這裏開拓發展是為了對付華夏國,糊弄誰呢?
我怎麼覺得你就是想要假借對付華夏國的名義,好來對付我這個邊疆勢力呢?
因此天竺國這種擴展也不是非常順利,每天進展也極為緩慢。
這種情況讓多國派來的代表非常憂慮,由於此前帝天大張旗鼓的宣布林楓在雪域高原上幫他們開疆拓土,他們完全不知道到底華夏國這邊進進展已經到哪裏了。
如果說天竺國還這麼磨磨蹭蹭,說不定到時候兩邊會同時抵達國家邊界線。
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畢竟華夏國想要從腹地到達邊境線那難度比起天竺國可是要難幾倍、十幾倍、幾十倍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天竺國都掌握不了時間優勢那就有點太廢了。
於是各國聯合起來幫天竺國出主意,最終他們打定的主意是慷他人之慨。
把天竺國邊緣的尼泊爾國拿來當成一個蛋糕給分掉,天竺國內部的官方和幾大勢力讓那些邊疆的玩家們也分一部分,以此來換取他們同意天竺國大軍大舉向邊境進發。
在眾人這一番操作下,天竺國內總算達成了一致,開始集中力量開發天竺國到尼泊爾的邊疆,並隨時準備發起國戰。
接下來一段時間,周邊各國開始罕見的平靜了一段時間,當然這所謂的平靜主要是指華夏國沒有什麼大動作了。
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平靜,在其他大區也開始零零散散有國家之間展開了國戰。
當然都沒有打的特別激烈,都是一些象征性的戰鬥而已。
反而是在歐洲地區,由於有一些彈丸小國,這些國家如果真的麵臨國戰實際上是很難守得住自己的。
因此他們就跟自己曆史上很多次的選擇一樣,早早的選擇了一個周邊大國作為自己的保護國,以避免被其他國家給吞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