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奇葩三人行(1 / 3)

嬴清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思停弟弟是也。以前雖然也經常出宮,卻未曾遠離京畿,更別說參與民間風俗活動了。如今撞上了,便是有緣,如果合適的話,何妨與民同樂。”

在賈思停看來,嬴清有些像“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再借酒消愁”的苗頭。當然了,賈思停知道他並不好酒色,隻是一直在努力尋開心,及時行樂。

或許,這就是他作為大王子,卻不被趙王看重的原因吧。

為了佐證自己的猜測,賈思停便問:“濯纓哥哥,等你入了稷下學宮,你準備學些什麼叫?”

“什麼有趣就學什麼啊!”

果然如此。

不過,賈思停也不認為這是什麼壞事。奪嫡這種事,最需要有自知之明!沒那麼大的頭,千萬別戴大帽,不然雙眼被會蒙蔽,然後誤入歧途,直接摔死。

嬴清若隻想當個逍遙公侯,賈思停覺得這很好!最起碼,大家以後還能繼續一起逍遙。要是嬴清變成趙王那種喜歡白嫖的孤家寡人,賈思停會覺得這是一種悲哀。

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賈思停便附和道:“若是廟會有趣,我便陪濯纓哥哥去耍耍!”

“那可太好了!”

這算不算不務正業?那肯定算啊。而且出了事要追究責任,肯定是賈思停這個大使來背鍋。

然而,身懷【至尊反骨】的賈思停,騷操作越多,趙王才越放心。這離了王都才幾百裏,他就開始作妖。那等到了幾千裏外的齊國王都,還不得翻了天啊!

小半個時辰之後,何英綜合了所有信息,前來彙報。

前方榆林鎮,有一間仁王廟,近來仁王廟顯靈,有病入膏肓者,家人前來祈禱,病人不藥而愈;有垂暮之年者,求得仁王庇佑,竟白發轉黑,健步如飛。

至於這仁王,則是五百年前一位仁德王子,其人頗有仁名,死後百姓為之立廟。

若換作從前,賈思停多半以為有騙子作祟,但畢竟現在自己也是跟山神打過交道的人了,所以覺得此間沒準也有野神存在。

有野神的地方,賈思停覺得還挺安心,因為真遇到什麼危險,自己還有通神之錢。

據仁王廟廟祝所說,明日是仁王的誕辰,屆時將會更加靈驗,必讓信徒心想事成。不過,隻有三位最忠實的信徒,才有資格入廟祈禱。

至於忠實程度如何判定,那自然是誰出的香油錢多,誰就最忠實。

嬴清不免好奇:“這仁王廟,該不會是想斂財吧?”

何英道:“據查,這仁王廟常有布施之舉,深得附近百姓認可。”

賈思停感覺,這有點景區那味了。大家結成利益共同體,有錢一起賺!不過,這也未必就說明,這是在宰冤大頭,沒準真是各取所需。

這時,嬴清問賈思停:“思停弟弟,你怎麼說?”

賈思停眼珠子一轉:“在趙國,隻能有一位仁王,那就是陛下。這仁王廟若真是名副其實,陛下仁德,自然不會計較。但若是欺世盜名的淫祀,那就必須取締。所以,我以為殿下和我,有必要進行微服私訪。”

雖然說的冠冕堂皇,但何英知道,賈思停就是想假公濟私。不過,在出發之前,趙王早有交代,一切聽賈思停的!

嬴清附和一句:“思停弟弟說的對,我身為王子,責無旁貸。何統領,你且換上便服,帶上錢財,與我們同行。”

雖然愛玩,但嬴清還是知道分寸的,必須有何英保障安全。

“末將領命!”

隨後,何英讓部隊原地駐紮,自己則換了裝束,裝成兩位少爺的護衛,各乘一騎前往榆林縣。

榆林縣名副其實,有很多的榆木林。常言用榆木疙瘩來形容頑固不化者,可見榆木硬度優良。

賈思停卻不知道,自己這一行,將要碰上硬疙瘩。

與此同時,一處榆林中,有三個十分奇怪的人。

三人俱是衣裳襤褸。有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留著一個掃把頭,額上還有一個黑色頭箍;另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大嘴瘦子,留著淩亂油膩的泡麵頭,頸上戴著一個很緊的項圈,讓人看著都覺憋得慌,但他自己卻恍若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