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挺好,我們正缺人呢,”邱偉濤露出笑意,又跟路之航道,“我把早上發現的那出溢出bug改了,你要不要看看?”
路之航“嗯”了一聲,微微彎下腰打開了他旁邊工作台上的一台顯示器,專心查看錯誤代碼。肖萌注意到他看代碼的速度相當快,幾乎是一目十行,電腦液晶屏的光芒清晰的映在他的雙眸之中。
“師兄,你們用C++寫的代碼?”
“還有Matlab和Lua。”
他一邊回答一邊改了幾行代碼,敲了下鍵盤的的ENTER鍵。
然後肖萌就看到麵前那雙靜止的機械手臂動了起來,左臂持弓,右臂揉弦,以一種靈巧地姿態姿態彈奏支架上的小提琴。
“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她輕聲道。
她聲音雖然低,但邱偉濤聽得真真切切,不由得在內心發出一記讚賞。隻聽幾個音符就判斷出小提琴的曲目,看來這位學妹除了臉之外,才華上也有過人之處,也難怪連路之航這種性格的人也會帶她來實驗室了。
肖萌從小到大見過被譽為“最有天賦的青年小提琴家”的梁清寧的演奏不下百次千次,她認為,梁清寧的那雙手是她見過最靈活的手,他手指間的每一個動作都有音樂流淌——此時她發現,麵前的Violin-β那雙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機械手比起梁清寧來雖然有所不足,但也稱得上靈活了。
肖萌從書包裏拿出筆記本和筆,凝神靜氣地聽著演奏,偶爾做一下記錄。她沒什麼演奏的天賦,卻有一雙很好的耳朵。
片刻後一曲終了,肖萌讚歎不已:“了不起的演奏。我都沒想到這機械手這麼靈活。”
“當然,”邱偉濤道,“每支機器手臂用了一千四百多個傳感器和八百多個執行器,光是把這些傳感器調試到現在的程度,就花了半年時間——但即便這樣,係統還是有一點延遲。”
“才半年就可以達到這個程度?”肖萌睜大眼睛,“效率很高了。”
她不是對工程學一無所知的純理科生,因為家學淵源,她深知設計並且調試這樣一套係統的難度。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大量的錢,還需要電子、機械、自動化等許多領域的大神一起努力。半年時間能拿出這樣的結果,證明了這個團隊的強大執行力。
顯然,來自師妹的誇獎讓邱偉濤很受用,他臉上浮現了自傲的神色,胸膛也挺了起來,但語氣還是很謙遜的:“大概是因為我們比較齊心,所有人都朝著一個目標用力,所以結果還不錯。”
肖萌圍著Violin-β轉了好幾圈,仔細地觀察設備的細節,眼睛閃著光:“靈活性這麼強,做一台手術都可以吧?”
“目前還不行,”路之航說,“還需要進一步測試和程序。”
人的手是人體裏最靈活的器官,可以做到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想要製造一雙機械手達到人類雙手的靈活度,何異於天方夜譚——至少在今天之前,肖萌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而且對發表論文很有幫助。”邱偉濤道。
“嗯嗯,當然。”肖萌滿懷欽佩。
對她這樣的大一新生而言,論文什麼的和她的距離還是太遠了,遠到幾乎不會出現在她的生活裏——但這不等於她意識不到的技術難度,圍繞Violin-β,起碼可以創造數十篇高水平論文,從編程到機械、電子技術,無一不包。
“你覺得演奏得如何?”路之航盯著麵前的屏幕,但話是問肖萌。
“我還不能判斷,我能不能再聽幾首曲子?”肖萌問。路之航用行動代替了回答——他敲了敲鍵盤,Violin-β開始了下一次演奏。
肖萌一邊聽一邊記錄。
路之航偶爾會轉頭看她,也看到了她寫在筆記本上的筆記:安東尼奧·巴齊尼的《精靈之舞》,維尼亞夫斯基的《諧謔曲與塔蘭泰拉》,克萊斯勒的《前奏與快板》……
她的確有一雙很好的耳朵,剛剛Violin-β演奏的每一首曲子她都聽了出來。
在欣賞了幾首之後樂曲後,肖萌覺得自己可以做出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
“我覺得,VB比我想象的好多了!音階非常準,剛剛演奏了這麼多性的小提琴獨奏曲,一個錯音都沒有!”肖萌把視線從機械手臂上抬起,看向兩名大神,產生了由衷的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