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說家裏的菜地,家裏的菜地,按人頭分成十二份,我們老兩口兩份,老四家五個人五份,老五家四個人四份,老六一個人一份,你們有意見嗎?”
“沒意見。”
“行,那我們來說家裏的糧食,糧食分為四份,我們老兩口占一份,老四,老五,老六,你們各一份,有意見嗎?”
蔣四哥蔣五哥點頭表示沒有意見,蔣四嫂也跟著點頭,蔣五嫂卻提出不同的意見,她認為應該像分菜地一樣分。
蔣媽媽聞言道:“要照你的意思,是不是家裏所有的東西都得分成十二份?分家分家,那是父母與子女分家,不包括孫子孫女,菜地之所以有他們的份兒,是因為本來就占了他們的人頭,其他的東西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蔣五哥見媽媽有些生氣連忙瞪了妻子一眼然後向媽媽表示沒問題,完全沒問題。
蔣五嫂抿抿嘴不開口。
其實道理她都懂。
但她提出質疑也是為了自己的小家。
既然婆婆不同意,那就算了罷~
蔣光明見蔣五嫂不開口了便繼續開口,接下來是錢,錢也按照糧食的分法一樣分為四份,這一次沒有人有意見。
然後是房子,家裏正房三間,中間一間是堂屋,兩邊各自一個房間,其中左邊的房間是蔣光明和妻子的房間,右邊的房間是三個女兒的房間。
左右兩邊廂房各三間,左邊三間廂房,兩間是房間,分別住著蔣四哥一家和蔣五哥一家,然後還有一間是倉庫。
右邊三間廂房,一間是蔣衛國的房間,一間是廚房,一間是茅房,茅房裏麵還養著幾隻雞。
蔣光明的分法是,三間正房歸他們老兩口所有,各自所住的房間歸各自所有,各自房間的家具歸各自所有,考慮到蔣衛國還沒有結婚以及這些年對家裏的貢獻,多出來的倉庫,廚房和茅房作為補償給他。
至於家裏的農具,餐具,家禽等,能平分的平分,不能平分的商量著分。
大家都是兄弟,就算是分家也沒必要過於斤斤計較。
最後是老兩口的養老問題。
蔣光明和妻子都不喜歡麻煩兒女,現在他們身體硬朗不需要人照顧所以他們打算單過,蔣四哥蔣五哥蔣衛國每年給他們一百斤糧食或者是十塊錢作為養老費,如果有一天老兩口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顧,那麼由蔣四哥蔣四嫂兩口子負責照顧他們,另外兩家除了支付原本的養老費外,還要平攤蔣四哥的那一份養老費。
除此外,老兩口單過時的醫藥費由三家平攤,老兩口跟著蔣四哥過後的醫藥費由蔣五哥和蔣衛國兩兄弟平攤。
而在老兩口百年後,老兩口名下的財產由蔣四哥繼承。
蔣四哥雖然排名第四,但卻是父母的大兒子,所以在父母年邁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他就要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而父母的財產在百年之後留給他,也算是合情合理。
當然這隻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蔣五哥和蔣五嫂就覺得自己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