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淑與安和平夫妻多年,隻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在丈夫出來調和後,楊惠淑便借著台階下來了,隻是心裏對安然的不喜卻多了幾分。
安然雖然沒有讀心術,對別人的情緒感知卻是十分的敏感。
她能明顯的感覺到楊惠淑對自己的態度冷淡了幾分。
看來她在楊惠淑的心裏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畢竟不是親自養大的孩子,就算是感情不深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樣也好,這樣以後她不聽話的時候也不會覺得愧疚。
安和平將楊惠淑支開後再次把話題轉移到安然的去處上:“小蔣他是體製內的工作,就算他有關係可以把自己的工作調到京市去,一套流程走下來,一年半載就過去了。”
“按照你的打算,等他在京市安定下來後就跟他結婚然後跟他一起到京市生活,到時候咱們父女一年到頭還不知道能見著幾次。”
“本來我們就錯過了你的成長,原本想著隻要你不遠嫁我們就還有很多時間培養感情,沒想到你卻打算去京市定居。”
“我和你媽攔著你,其實是舍不得你,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先跟我們回城,趁著小蔣在京市安定下來前和我們多處一處……”
眼瞧著安然遇強則強,安和平立馬改變策略和安然打起了親情牌,雖然安然沒有直接答應下來,但神色卻明顯的有所緩和。
意識到這個辦法有用,安和平的聲線越發的溫柔。
縱然知道安和平別有用心,安然還是打開了心扉,其實她不想回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回城就得去上班。
她不想去上班。
她又不缺錢。
她留在鄉下,以身體不好為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瀟灑。
再有一個就是這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她還想多往空間裏弄點兒物資呢~
等以後去了京市,她可以想辦法把物資給處理掉,到時候又是一筆收入,多好!
安和平萬萬沒想到,安然不想回城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為懶。
虧他得知安然想考大學並在京市定居時還誇她有誌氣!
沉默半晌,安和平問道:“如果我可以給你找到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你願意回城嗎?我也不指望著你賺多少錢,就想你在結婚前多在家呆一呆,再有一個,你外公外婆他們年紀也大了,你難道不想多陪陪他們嗎?”
安然:“……”
對喔~
她應該多陪陪外公外婆他們~
雖然這輩子他們提前平反回城,但是在鄉下呆了這麼多年,精氣神被消耗了不少,就算回去養著也不能保證長命百歲。
她和他們,才是真正的見一麵少一麵。
想到自己來下鄉的初衷是為了外公外婆他們,安然點頭同意回城。
安和平見狀有點兒心酸,很明顯,自己和妻子在安然的心裏不及外公外婆重要,不過不管怎麼樣,安然願意回城就好。
等回城後,他得多介紹幾個優秀的小夥子給她認識,讓她多開開眼界。
雖然蔣衛國人還不錯,但是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希望能在家附近找個女婿,這樣就算有一天女兒女婿要去京市定居也不怕他們過年的時候為回娘家還是婆家爭吵。